首页 > 儿科

手足口疫苗什么时候打

|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问题描述:
手足口疫苗什么时候打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手足口疫苗一般在6月龄至5岁儿童中接种,推荐在6-12月龄完成基础免疫,基础免疫需要接种2剂次,间隔1个月。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接种手足口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手足口疫苗主要针对肠道病毒71型,该病毒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体。基础免疫需要接种2剂次,间隔1个月,推荐在6-12月龄完成。对于未完成基础免疫的儿童,可在5岁前补种。手足口疫苗属于二类疫苗,需要自费接种,家长可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当地疾病流行情况选择接种。

接种手足口疫苗后,孩子可能会出现发热、局部红肿等不良反应,一般1-2天可自行缓解。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接种后的反应,如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家长需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患病儿童,保持室内通风,减少感染风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儿哮喘肺炎症状

小儿哮喘肺炎的症状可能由感染、过敏、环境刺激、免疫系统异常、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环境控制、呼吸训练、免疫调节、定期复查等方式缓解。 1、感染:感染是小儿哮喘肺炎的常见原因,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导致呼吸道炎症,引发哮喘和肺炎。治疗以抗感染为主,如使用阿莫西林颗粒125mg/次,每日3次或头孢克洛干混悬剂10mg/kg,每日2次。同时需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二次感染。 2、过敏: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宠物毛发等可能诱发哮喘和肺炎。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糖浆5ml/次,每日1次或西替利嗪滴剂5滴/次,每日1次可缓解过敏症状。 3、环境刺激:空气污染、烟雾、冷空气等环境因素可能加重哮喘和肺炎症状。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使用空气净化器,避免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活动。外出时可佩戴口罩,减少环境刺激对呼吸道的伤害。 4、免疫系统异常: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可能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增加哮喘和肺炎的风险。可通过补充维生素C、锌等营养素增强免疫力,或使用免疫调节剂如匹多莫德口服液400mg/次,每日1次进行调理。 5、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哮喘或过敏病史的儿童更容易患上哮喘肺炎。建议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早期发现并干预。对于遗传性哮喘,可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吸入粉雾剂200μg/次,每日2次进行长期控制。 小儿哮喘肺炎的护理需从饮食、运动、环境等多方面入手。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鱼类等,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运动方面可选择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等,增强肺功能。环境上需保持室内清洁,定期通风,避免接触过敏原和污染物。同时,定期复查肺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