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胃癌早期通过规范治疗多数可以治愈,预后主要与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时机和患者身体状况有关。
1、肿瘤分期:局限于黏膜层的Ia期胃癌5年生存率超过90%,浸润至黏膜下层的Ib期约为80%。早期发现可通过内镜下切除或手术根治。
2、病理类型:肠型胃癌预后优于弥漫型,高分化的管状腺癌比低分化腺癌治愈概率更高。病理结果直接影响后续治疗方案选择。
3、治疗时机:肿瘤直径小于2厘米且无淋巴结转移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即可达到根治效果。延误治疗会导致癌细胞扩散。
4、身体状况:患者营养状态、基础疾病和免疫功能会影响治疗效果。术前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有助于术后恢复。
建议40岁以上高危人群定期胃镜检查,出现上腹隐痛、早饱感等症状及时就诊,术后需遵医嘱复查并保持均衡饮食。
胃癌中晚期症状主要有上腹持续疼痛、进食梗阻感、呕血黑便、体重骤降等表现。
1、上腹疼痛:肿瘤侵犯胃壁神经引发钝痛或胀痛,疼痛位置固定且逐渐加重,可能与胃穿孔或腹膜转移有关,需通过止痛药物缓解。
2、进食梗阻:贲门或幽门部肿瘤导致吞咽困难、饭后呕吐,伴随反酸嗳气,胃镜检查可明确梗阻位置,需营养支持治疗。
3、呕血黑便:肿瘤溃烂出血引发呕咖啡样物或柏油样便,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提示存在消化道大出血风险,需紧急内镜下止血。
4、体重骤降:肿瘤消耗及进食减少导致1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10%,伴随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恶病质表现,需静脉营养补充。
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至肿瘤科或消化内科就诊,完善胃镜及CT分期检查,治疗期间建议少量多餐进食高蛋白流质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