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小儿反复发烧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胃肠炎、尿路感染、川崎病等疾病有关,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物理降温、补液、抗生素或免疫调节等措施。
1、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多见,表现为鼻塞、咳嗽,可物理降温并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合并细菌感染时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2、胃肠炎轮状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呕吐腹泻,需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发热超过38.5℃可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细菌性感染需用头孢克肟颗粒。
3、尿路感染婴幼儿排尿哭闹伴发热,需尿常规确诊,常用头孢曲松钠静脉输液,配合对乙酰氨基酚退热,疗程需持续7-10天。
4、川崎病持续高热5天以上伴草莓舌,需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冠状动脉病变时需加用双嘧达莫片。
家长需每日监测体温变化,发热期间保持室内通风,少量多次饮用温水,若72小时内体温反复或出现嗜睡、抽搐需立即就医。
儿童流鼻涕咳嗽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因素有关,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氨溴索口服溶液、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药物。
1、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鼻黏膜充血水肿,常伴随发热咽痛。家长需保持室内湿度,使用生理盐水喷鼻,可配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缓解症状。
2、过敏性鼻炎接触过敏原引发鼻痒阵发性喷嚏,建议家长排查尘螨花粉等致敏物,使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抗过敏,必要时需进行过敏原检测。
3、支气管炎气道炎症反应产生黏液分泌物,表现为咳嗽伴痰鸣音。家长需帮助拍背排痰,医生可能开具氨溴索口服溶液稀释痰液,合并细菌感染时需用抗生素。
4、肺炎病原体侵袭下呼吸道导致发热气促,听诊有湿啰音。需及时就医进行胸片检查,重度感染需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必要时住院治疗。
避免自行用药,观察患儿精神状态与进食情况,持续发热或呼吸急促应立即就诊,咳嗽期间保持空气流通并少量多次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