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受凉引起的腰疼可通过热敷、按摩、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缓解。受凉导致腰部肌肉痉挛或血液循环不畅是常见诱因,可能伴随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
使用40-45℃的热水袋或电热毯局部热敷腰部,每次持续20-30分钟。热敷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注意避免烫伤皮肤,糖尿病患者及感觉障碍者需谨慎。
沿腰椎两侧竖脊肌走向轻柔按压,配合揉捏手法放松肌肉。可选用含有薄荷脑的外用按摩膏辅助。急性期避免用力推拿,骨质疏松患者不宜进行深层按摩。
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索洛芬钠贴剂、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可减轻炎症反应,肌松剂能缓解肌肉痉挛。长期使用需监测胃肠道反应。
采用超短波、红外线等理疗方式改善局部微循环。医院康复科的低频脉冲电刺激可调节神经肌肉兴奋性。治疗频率一般为每日1次,5-7次为一个疗程。
艾灸肾俞、命门等穴位驱散寒湿,配合拔罐疗法排出寒气。中药可选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含独活、桑寄生等成分的中成药如腰痛宁胶囊也具有一定疗效。
日常应注意腰部保暖,睡眠时使用护腰垫,避免直接吹冷风或久坐凉地。急性期卧床休息1-3天,选择硬板床并在膝下垫枕减轻腰椎压力。恢复期可进行小燕飞、五点支撑等腰部核心肌群锻炼,每周3-5次,每次10-15分钟。若疼痛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下肢麻木、排尿异常等症状,需及时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