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感冒服药后症状加重可能与药物不对症、病毒性感冒未用抗病毒药物、合并细菌感染未用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有关,需根据具体原因调整治疗方案。
1. 药物不对症普通感冒多为病毒感染,若错误使用抗生素可能破坏正常菌群。建议停用不必要药物,可遵医嘱使用连花清瘟胶囊、感冒清热颗粒等对症中成药。
2. 未抗病毒治疗流感病毒引起的感冒需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普通感冒药无法抑制病毒复制。若出现高热不退、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状应及时就医确诊。
3. 合并细菌感染感冒后继发细菌性鼻窦炎或中耳炎时,需联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表现为脓涕、耳痛等症状时应完善血常规检查明确感染类型。
4. 药物不良反应部分复方感冒药含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成分可能引起嗜睡加重,伪麻黄碱可能导致心悸。出现不适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调整方案。
感冒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可适量食用蜂蜜柠檬水、百合粥等润燥食物,症状持续加重或超过一周未愈需及时复诊。
哮喘发作通常不会直接引起发热,但可能因合并感染或其他并发症出现发热症状。发热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有关。
1、病毒感染哮喘发作时免疫力下降,容易合并病毒感染导致发热。建议家长监测体温变化,可遵医嘱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抗病毒药物。
2、细菌感染气道高反应性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常见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家长需及时就医检查,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抗生素。
3、慢性炎症长期未控制的哮喘存在气道慢性炎症,可能引起低热。需规范使用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
4、过敏反应严重过敏反应可能伴随体温升高,需立即使用肾上腺素笔急救。家长应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随身携带急救药物。
哮喘患者出现发热应及时就医排查病因,日常注意避免冷空气刺激,保持室内清洁减少尘螨等过敏原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