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过敏反应科

过敏性休克和昏迷有区别吗

|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问题描述:
过敏性休克和昏迷有区别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婷婷
李婷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过敏性休克和昏迷有区别,两者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处理方式上均存在明显差异。过敏性休克是速发型过敏反应导致的循环衰竭,昏迷则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意识障碍。

1、发病机制

过敏性休克由IgE介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引发,组胺、白三烯等炎症介质导致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昏迷可由脑缺血、代谢紊乱、中毒或外伤等病因引起,涉及大脑皮层或脑干网状激活系统功能抑制。

2、临床表现

过敏性休克表现为突发皮肤潮红、喉头水肿、血压骤降,常伴荨麻疹或喘息。昏迷患者出现持续意识丧失,可能伴随瞳孔变化、病理反射,但无典型过敏体征。

3、病程进展

过敏性休克症状在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内急速进展,昏迷发展速度因病因而异,如脑出血可突发昏迷,尿毒症性脑病则缓慢出现意识障碍。

4、诊断依据

过敏性休克需结合过敏史、接触史及典型临床表现,血清类胰蛋白酶升高可辅助诊断。昏迷需通过格拉斯哥评分、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指标明确病因。

5、急救处理

过敏性休克需立即肌注肾上腺素,建立静脉通道补液,使用苯海拉明注射液和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昏迷患者需保持气道通畅,针对病因治疗,如糖尿病昏迷需静脉注射葡萄糖。

日常接触新食物或药物前应详细阅读成分说明,有严重过敏史者需随身携带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昏迷患者家属需学习基本生命支持技术,定期随访潜在病因,避免头部外伤或代谢紊乱诱发因素。两类急症均需立即呼叫急救系统,在转运过程中持续监测生命体征。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贴膏药皮肤过敏怎么办

贴膏药皮肤过敏可通过局部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贴膏药皮肤过敏通常由膏药成分刺激、皮肤敏感、接触时间过长等原因引起。 1、去除膏药:立即停止使用膏药,并轻轻揭下贴敷部位,避免用力撕扯导致皮肤损伤。揭下后可用温水清洗皮肤,去除残留的胶质和药物成分。 2、局部冷敷: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块或使用冷敷袋,轻轻敷在过敏部位,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冷敷有助于缓解皮肤红肿、瘙痒等不适症状。 3、外用药物:可使用抗过敏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1%、地塞米松乳膏0.05%等涂抹患处,每日2-3次。对于瘙痒明显者,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10mg/次,每日1次。 4、避免刺激:过敏期间避免使用含有酒精、香料等刺激性成分的护肤品,尽量穿宽松、透气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和刺激。 5、就医处理:若过敏症状严重,如出现大面积红肿、水疱、渗液等,或伴有发热、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开具更强效的药物治疗或进行其他医疗干预。 日常护理中,建议选择低敏性膏药,贴敷时间不宜过长,注意观察皮肤反应。饮食上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如橙子、猕猴桃、菠菜等,有助于增强皮肤抵抗力。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皮肤修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