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什么是前庭阵发症

| 1人回答 | 40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是前庭阵发症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前庭阵发症是一种因前庭神经受血管压迫导致反复发作性眩晕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短暂旋转性眩晕、平衡障碍及眼震,常由头位变动诱发。

1、病因机制

前庭阵发症主要与小脑前下动脉或后下动脉异常血管袢压迫前庭神经有关。血管长期压迫可能导致神经脱髓鞘改变,引发异常神经冲动传递。部分患者存在先天性血管走行变异或动脉硬化等基础病变。

2、典型症状

发作时出现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的剧烈旋转性眩晕,多由转头、弯腰等动作诱发,常伴恶心呕吐。发作间期可有轻度平衡障碍,但无听力下降。典型眼震为水平旋转性,快相向患侧,可通过视频眼震图记录。

3、诊断标准

需满足发作性眩晕≥5次,每次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存在血管神经接触的影像学证据;卡马西平试验治疗有效。需排除梅尼埃病、BPPV等疾病,头部MRI可见神经血管压迫征象,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有重要诊断价值。

4、药物治疗

首选卡马西平片或奥卡西平片调节神经兴奋性,可减少发作频率。对药物无效者可考虑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急性期眩晕严重时可短期使用盐酸苯海拉明片缓解症状,但需注意嗜睡副作用。

5、手术治疗

经药物治疗无效且症状严重影响生活时,可考虑微血管减压术。手术需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将压迫神经的血管用teflon棉垫开,术后需卧床休息避免脑脊液漏。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短暂性面瘫或听力下降。

前庭阵发症患者应避免突然转头或体位快速变化,发作期需卧床休息防止跌倒。日常可进行Brandt-Daroff习服训练改善前庭代偿功能,建议低盐饮食控制血压。若眩晕发作频率增加或出现新发听力障碍,需及时复查MRI排除听神经瘤等继发病变。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什么是腔隙脑梗塞

腔隙脑梗塞是指大脑深部小动脉闭塞导致的微小梗死灶,直径通常小于15毫米,属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特殊类型。腔隙脑梗塞主要由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因素引起,可能出现轻微肢体无力、感觉异常、言语不清等症状,部分患者也可能无明显症状。

1、病因机制

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内小动脉玻璃样变和脂质沉积,使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会加速这一过程。当小动脉完全闭塞时,其供血区域脑组织发生缺血坏死,形成直径1-15毫米的腔隙性病灶,多位于基底节、丘脑、脑桥等深部结构。

2、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包括单纯运动性轻偏瘫、单纯感觉障碍、共济失调性轻偏瘫等。由于病灶较小,约三分之一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头晕、记忆力下降等非特异性症状。症状常在数小时内达到高峰,但不会出现意识障碍或视野缺损等大脑皮层受累表现。

3、诊断方法

头颅MRI是首选检查,DWI序列可在发病数小时内显示高信号病灶。CT检查对微小病灶敏感度较低,可能漏诊。血管评估需进行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等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等代谢指标检测。

4、治疗原则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配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改善脑循环。慢性期重点控制血压血糖,常用氨氯地平片、二甲双胍缓释片等。康复期建议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和认知训练,预防跌倒。

5、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血压低于140/90mmHg,糖尿病患者血糖应达标。戒烟限酒,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适量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定期监测血脂、血黏度等指标,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颈动脉超声筛查。

腔隙脑梗塞患者应建立健康档案,每3-6个月复查头颅MRI。饮食选择低脂高纤维食物如燕麦、西蓝花等,避免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激动,睡眠时间保证7-8小时。出现新发肢体麻木或步态不稳时需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