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心脏缺损有哪些类型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心脏缺损有哪些类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心脏缺损主要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和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等类型。这些先天性心脏畸形可能单独或合并存在,需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具体类型。

1、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是左右心房间隔组织发育不全形成的异常通道,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典型表现为活动后心悸气促,听诊可闻及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轻度缺损可能自行闭合,中重度需介入封堵或外科修补,常用封堵器如Amplatzer房间隔封堵器。

2、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指心室间隔存在异常开口,根据缺损部位可分为膜周部、肌部等类型。患者易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迟缓,严重者可导致艾森曼格综合征。治疗方式包括经导管封堵术或直视修补术,药物可选用地高辛片改善心功能。

3、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是胎儿期主动脉与肺动脉间正常通道未及时闭合,临床表现为连续性机器样杂音。早产儿发生率较高,可能引起肺动脉高压。可采用布洛芬混悬液促进导管闭合,无效时需行弹簧圈封堵或结扎手术。

4、法洛四联症

法洛四联症包含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四种畸形,患儿多有青紫、蹲踞现象。需在婴幼儿期行根治手术矫正畸形,术前可服用普萘洛尔片缓解缺氧发作。

5、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

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是房室间隔联合缺损伴房室瓣畸形,常合并唐氏综合征。新生儿期即可出现心力衰竭,需尽早行房室通道重建术,术后需长期随访心功能。

心脏缺损患者应定期复查心脏超声,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预防呼吸道感染。出现气促加重、口唇青紫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术后患者需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并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心肌供血不足心率过快怎么办

心肌供血不足伴心率过快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心脏康复等方式改善。心肌供血不足通常由冠状动脉狭窄、心肌耗氧量增加、贫血、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生活方式

减少高脂高盐饮食,控制体重和血压,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心肌耗氧量。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绞痛。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率过快。

2、药物治疗

硝酸甘油片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供血,美托洛尔缓释片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并控制心率,阿托伐他汀钙片可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需注意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血管狭窄程度后,可考虑球囊扩张术或支架植入术恢复血流。对于多支血管病变可采用冠状动脉旋磨术,严重钙化病变适用准分子消融术。术后需长期服用双抗血小板药物预防支架内血栓。

4、外科手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适用于左主干病变或弥漫性血管病变,可采用乳内动脉或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创伤较小,但需严格评估心肺功能。术后需监测桥血管通畅率和心功能恢复情况。

5、心脏康复

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逐步提高运动耐量。通过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营养指导纠正代谢异常。心理疏导缓解疾病焦虑,定期评估心肺功能指标。康复过程中需监测心电图变化,避免运动诱发心肌缺血。

心肌供血不足患者应每日监测血压和心率,记录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饮食选择低脂高纤维食物如燕麦、深海鱼,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突然暴露于寒冷环境,冬季外出注意保暖。定期复查血脂、血糖等代谢指标,每3-6个月进行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变化。出现持续胸痛不缓解或晕厥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