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3次阅读
高颅压性脑积水可能由脑脊液循环障碍、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感染、颅脑外伤等原因引起。
1、脑脊液循环障碍脑脊液产生过多或吸收减少导致循环受阻,可能与先天性畸形或蛛网膜颗粒功能障碍有关,通常表现为头痛、呕吐等症状。治疗需通过脑室腹腔分流术或第三脑室造瘘术缓解。
2、颅内占位性病变肿瘤、血肿等占位病变压迫脑室系统,阻碍脑脊液流通,常伴随视乳头水肿和意识障碍。需手术切除病灶联合脱水药物治疗。
3、颅内感染化脓性脑膜炎或结核性脑膜炎引发蛛网膜粘连,导致脑脊液回流受阻,多伴有发热和颈项强直。需抗感染治疗结合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
4、颅脑外伤颅骨骨折或脑挫裂伤后出血机化,形成脑室系统梗阻,常见于外伤后持续性颅内压增高。需行血肿清除术并监测脑室压力。
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及用力排便,定期复查头颅CT监测脑室变化,出现嗜睡或视力下降应立即就医。
上火咽喉疼痛可通过多饮水、含服润喉片、使用清热解毒药物、局部冷敷等方式缓解,通常由饮食辛辣、熬夜疲劳、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
1、多饮水每日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有助于稀释咽喉部分泌物,缓解干燥刺痛感。避免饮用含糖或酸性饮料。
2、含服润喉片西地碘含片、银黄含片、西瓜霜含片等可暂时麻痹局部神经,减轻吞咽疼痛。儿童使用时需家长监督。
3、清热解毒药物蓝芩口服液、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等中成药可抑制炎症反应。细菌感染时需遵医嘱联用抗生素。
4、局部冷敷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颈部,每次不超过10分钟。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肿胀,但糖尿病患者慎用。
期间避免辣椒、坚果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若72小时无缓解或出现发热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