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下颌骨骨折手术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下颌骨骨折手术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宏
李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下颌骨骨折手术后需要注意伤口护理、饮食调整、口腔清洁、活动限制和定期复查等事项,以促进恢复并减少并发症。

1、伤口护理

术后需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沾水或污染。遵医嘱定期更换敷料,观察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若使用外固定装置,需防止碰撞或移位。出现异常出血、剧烈疼痛或发热时需及时就医。

2、饮食调整

术后1-2周内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如米汤、牛奶、果蔬泥,避免咀嚼动作。2-4周后可逐步过渡至软食,如烂面条、蒸蛋。忌食辛辣、过硬、过热食物,禁止吸烟饮酒,以免刺激伤口或影响愈合。

3、口腔清洁

术后24小时后可用医用漱口水轻柔漱口,每日3-4次。刷牙时避开手术区域,使用软毛牙刷。颌间固定患者需用冲牙器清理食物残渣,防止龋齿或牙龈炎。口内有金属固定器者需避免舔舐或拨动。

4、活动限制

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对抗性活动及张口过大动作。睡眠时垫高头部减轻肿胀。打喷嚏或咳嗽时需用手托住下颌缓冲压力。颌间固定期间禁止用力咬合或尝试拆除装置。

5、定期复查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需拍摄X线片评估骨愈合情况。固定装置通常4-6周后由医生拆除。若出现咬合错位、张口困难或持续麻木感,需提前复诊。长期随访有助于发现延迟愈合或关节强直等并发症。

术后恢复期需保证充足蛋白质和维生素C摄入,如鱼肉、蛋类、西蓝花,促进骨骼修复。避免单侧咀嚼造成肌肉萎缩,可遵医嘱进行渐进性张口训练。保持情绪稳定,睡眠时采用半卧位减少肿胀。严格遵循医嘱用药,禁止自行服用影响凝血或骨代谢的药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颈椎疼扎针灸有用吗

颈椎疼可通过针灸、热敷、按摩、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颈椎疼通常由不良姿势、肌肉劳损、颈椎退行性变、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等原因引起。 1、针灸: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常用的穴位包括风池、肩井、天柱等。针灸治疗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每周2-3次,连续治疗4-6周。 2、热敷:热敷能够放松颈部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可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在颈部,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 3、按摩:按摩有助于缓解颈部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可采用轻柔的揉捏、按压手法,重点按摩颈部和肩部肌肉。每次按摩15-20分钟,每日1-2次。建议由专业按摩师操作,避免手法过重造成损伤。 4、药物治疗:颈椎疼可能与颈椎退行性变、颈椎间盘突出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颈部疼痛、活动受限、上肢麻木等症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片300mg每日2次、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mg每日1次、塞来昔布胶囊200mg每日1次缓解疼痛和炎症。 5、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颈椎间盘突出或颈椎管狭窄,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颈椎后路椎板切除术。手术需在专业医院进行,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 日常饮食中可多摄入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类,有助于骨骼健康。适当进行颈部拉伸运动如颈部前后左右活动、肩部旋转等,每日10-15分钟,可增强颈部肌肉力量,改善颈椎功能。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睡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颈部过度前倾,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枕头和座椅,有助于预防颈椎疼的发生和加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