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有乙肝抗体通常不会被传染乙肝。乙肝抗体主要包括表面抗体、核心抗体和e抗体,其中表面抗体对预防感染起关键作用。
1、表面抗体阳性表面抗体滴度超过10mIU/ml时具有保护作用,能中和病毒颗粒。定期检测抗体水平有助于评估免疫状态。
2、抗体水平不足抗体滴度低于保护阈值或随时间衰减可能失去防护能力。高风险人群建议每3-5年复查抗体水平。
3、病毒变异风险极少见情况下病毒发生S基因变异可能导致免疫逃逸。医务人员等高风险群体需注意防护措施。
4、免疫功能低下艾滋病患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可能出现抗体失效。这类人群需要加强乙肝疫苗接种和定期监测。
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接触血液或体液后及时清洗消毒可降低暴露风险。
继发性肺结核在影像学上需要与肺炎、肺癌、肺真菌病、肺结节病等疾病区分开。
1、肺炎:细菌性肺炎影像学表现为斑片状模糊影,与肺结核早期浸润灶相似,但肺炎通常起病急且抗生素治疗有效。
2、肺癌:周围型肺癌可表现为孤立性结节或肿块,需与结核球鉴别,肺癌病灶边缘多呈分叶状且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
3、肺真菌病:肺曲霉菌病等真菌感染可形成空洞性病变,与肺结核空洞类似,但真菌感染常见空气新月征等特征性表现。
4、肺结节病:结节病表现为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伴肺内弥漫性结节,需与粟粒性肺结核鉴别,结节病通常无发热等中毒症状。
建议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征进行综合判断,必要时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