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小伤口接触艾滋病病毒血液存在感染风险,感染概率与伤口深度、病毒载量、暴露时间等因素相关,需立即进行阻断处理。
1、感染风险完整皮肤接触病毒血液不会感染,但开放性伤口可能造成传播。表皮擦伤感染概率极低,深部刺伤风险相对较高。
2、阻断措施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挤出伤口血液,用碘伏消毒。72小时内服用替诺福韦+恩曲他滨+多替拉韦等阻断药物。
3、检测流程暴露后第4周、8周、12周需进行HIV抗体检测。若使用阻断药,需在服药28天后复查肝肾功。
4、预防建议处理他人血液时佩戴手套,避免共用剃须刀等锐器。发生暴露后须在2小时内启动阻断治疗。
暴露后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出血,监测体温等异常症状,完成全部随访检测。
感染艾滋病后出现反应的时间一般为2-4周,实际时间受到感染病毒量、个体免疫状态、病毒亚型、是否接受阻断治疗等因素影响。
1、急性期症状约50%-70%感染者出现发热、咽痛、皮疹等类流感症状,通常在感染后2-4周出现,持续1-2周自行缓解。
2、无症状期急性期后进入临床潜伏期,可持续2-10年不等,此期无明显症状但具有传染性,CD4+T淋巴细胞逐渐下降。
3、艾滋病期当CD4+T细胞低于200个/μL时进入终末期,出现持续发热、体重骤减、机会性感染等典型症状。
4、检测窗口期核酸检測窗口期为7-14天,抗体检测窗口期为3-12周,高危行为后需按医生建议进行多次筛查。
发生高危暴露后72小时内可使用替诺福韦+恩曲他滨+多替拉韦等药物进行阻断治疗,日常应避免共用注射器、确保安全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