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神经外科

得肾病后为什么要打激素针

|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问题描述:
得肾病后为什么要打激素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肾病使用激素针的主要目的是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减少蛋白尿并延缓肾功能恶化。激素治疗适用于多种肾病类型,包括微小病变型肾病、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具体需根据病理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决定。

1、抑制免疫反应

激素通过抑制过度活跃的免疫系统,减少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的沉积。肾病综合征患者常因免疫异常导致肾小球滤过膜损伤,激素可阻断炎症因子释放,减轻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常用药物如醋酸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等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2、控制蛋白尿

激素能修复肾小球滤过屏障结构,降低尿蛋白排泄。大量蛋白尿会加速肾功能损伤,激素治疗可使尿蛋白转阴或显著减少。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配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必要时联合使用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辅助减少蛋白尿。

3、延缓肾衰竭

持续肾小球损伤会导致肾单位不可逆坏死,激素可阻断这一进程。对于活动性病变如新月体肾炎,早期足量激素冲击治疗能挽救肾功能。但糖尿病肾病等代谢性肾损害对激素反应较差,需评估风险收益比。

4、诱导疾病缓解

部分肾病类型对激素高度敏感,如儿童微小病变型肾病,规范用药后多数可获得临床缓解。治疗需遵循足量起始、缓慢减量的原则,突然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反复。部分患者需长期小剂量维持,配合他克莫司胶囊等免疫抑制剂。

5、防治并发症

激素可改善肾病引起的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等全身改变。但长期使用可能引发骨质疏松、血糖升高,需同步补充钙剂如碳酸钙D3片并监测代谢指标。感染风险增加期间应加强防护,避免接触传染源。

肾病激素治疗期间需保持每日体重监测,记录尿量变化,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蛋白尿。定期复查肾功能、电解质及药物浓度,出现满月脸、痤疮等激素副作用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方案。注意预防感染,接种流感疫苗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脑梗CT能查出来吗

脑梗通常可以通过CT检查发现,但发病24小时内可能无法显示病灶,需结合磁共振成像进一步确诊。脑梗的影像学诊断主要有CT平扫、CT灌注成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方法。

CT平扫是脑梗的常规检查手段,对发病24小时后的脑组织缺血性改变敏感度较高,可显示低密度梗死灶。脑梗急性期可能出现脑沟变浅、脑回肿胀等早期征象,但部分小灶性梗死或脑干梗死可能被漏诊。CT灌注成像能更早发现脑血流灌注异常,通过脑血流量、脑血容量等参数评估缺血半暗带,为溶栓治疗提供依据。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超急性期脑梗最敏感,发病2小时内即可显示高信号病灶,能准确区分新旧梗死灶。磁共振血管成像可无创评估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情况,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则是诊断的金标准,能清晰显示血管病变但具有创伤性。

对于疑似脑梗患者,建议尽早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日常生活中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出现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卒中征兆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把握黄金救治时间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