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手足口病偶尔会颤抖一下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问题描述:
手足口病偶尔会颤抖一下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手足口病患儿偶尔出现颤抖可能与病毒感染引起的神经系统受累、发热反应、电解质紊乱、肌肉疲劳或惊厥前期表现有关。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典型症状包括口腔疱疹和手足皮疹,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1. 病毒感染

肠道病毒71型等病原体可能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轻微肌阵挛。患儿可能出现单次肢体抖动,通常不伴随意识障碍。这种情况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持续抽搐、嗜睡等脑炎征兆。临床常用利巴韦林颗粒、干扰素α2b喷雾剂等抗病毒治疗,严重时需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2. 发热反应

体温快速上升期可能引发寒战样颤抖,尤其在体温超过38.5℃时更明显。这种生理性颤抖会随体温稳定而消失。建议家长每2小时监测体温,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或布洛芬混悬滴剂退热,同时保持室温25℃左右,避免过度包裹。

3. 电解质失衡

因口腔疱疹疼痛导致进食减少,可能引发低钙血症或低钠血症。患儿表现为局部肌肉不自主抽动,常见于手指或嘴角。可通过口服补液盐Ⅲ调节电解质,适当饮用含钠、钙的米汤或配方奶,必要时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4. 肌肉疲劳

疾病期间代谢加快及活动量减少,可能造成肌肉短暂颤动。多发生在四肢末端,持续时间不超过数秒。建议家长帮助患儿进行被动肢体按摩,补充维生素B1片和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维持正常肌肉功能。

5. 惊厥前期

少数重症患儿可能出现微小发作,表现为眼球上翻或节律性抖动。这种情况需立即就医,可能需使用地西泮注射液控制发作,并进行脑脊液检查排除脑膜炎。家长需记录发作时间、部位和频次供医生参考。

家长应保持患儿充分休息,选择温凉的流质食物如米糊、果泥,避免酸性食物刺激口腔溃疡。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疹。观察精神状态、肢体活动及尿量变化,若颤抖频率增加或伴随呕吐、步态不稳等症状,须立即前往儿科或感染科就诊。恢复期可适量补充乳铁蛋白粉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剧烈运动2周。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破伤风免疫蛋白安全吗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一般是安全的,但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通过被动免疫提供即时保护。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是从健康人血浆中提取的抗体,经过严格病毒灭活处理,安全性较高。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红肿、疼痛或硬结,部分人可能出现低热、乏力等轻微全身反应。这些症状通常短暂且可自行缓解,无须特殊处理。使用前需告知医生过敏史,尤其是对血浆制品或免疫球蛋白过敏者需谨慎。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或过敏性休克。既往有免疫球蛋白过敏史、IgA缺乏症患者风险相对较高。若出现皮疹扩散、面部肿胀或胸闷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制剂制备过程中虽经病毒筛查,但理论上仍存在血源性疾病传播的极小概率。

使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后应留观30分钟,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注射部位保持清洁干燥。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在医生评估后使用,不建议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若需重复注射,需间隔1个月以上以减少不良反应风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