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什么?

| 1人回答 | 97次阅读

问题描述:
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勋
李勋 河南省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原因就是由于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夹层动脉瘤、结缔组织病、血管炎、颅内肿瘤、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血液病、凝血障碍性疾病、抗凝治疗并发症等;如果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话,应该及时到医院神经内科就诊,需要控制好血压,预防脑水肿等并发症,不能够在家里简单自行用药。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老年痴呆用药原则

老年痴呆的治疗可通过药物和非药物干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常用药物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NMDA受体拮抗剂等。老年痴呆的用药原则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耐受性和药物副作用等因素综合评估。 1、胆碱酯酶抑制剂:这类药物是治疗轻中度老年痴呆的首选,主要通过抑制乙酰胆碱的分解,提高大脑中的乙酰胆碱水平,从而改善认知功能。常用药物包括多奈哌齐5mg/片,每日一次、卡巴拉汀1.5mg/片,每日两次和加兰他敏4mg/片,每日两次。用药时需注意胃肠道反应、头晕等副作用。 2、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10mg/片,每日一次是常用的NMDA受体拮抗剂,适用于中重度老年痴呆患者。该药物通过调节谷氨酸的神经传递,减缓认知功能下降。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头痛、便秘等不良反应,需定期监测。 3、抗抑郁药物:老年痴呆患者常伴随抑郁症状,可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舍曲林50mg/片,每日一次或西酞普兰20mg/片,每日一次进行治疗。这类药物有助于改善情绪,但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副作用。 4、抗精神病药物:对于伴有严重精神行为症状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氮平2.5mg/片,每日一次或利培酮0.5mg/片,每日一次等药物。这类药物需谨慎使用,长期服用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 5、非药物干预:除药物治疗外,认知训练、音乐疗法、运动疗法等非药物干预手段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可延缓认知功能衰退,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老年痴呆患者的药物治疗需个体化,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方案。饮食上建议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坚果等,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E。运动方面,推荐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太极等,每次持续30-60分钟。同时,家属需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定期复诊,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