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拔牙后脸部肿胀是正常现象,通常由创伤性炎症反应、局部血管损伤、术后感染、个体差异等因素引起。
1. 创伤性炎症拔牙过程中牙周组织受到机械刺激,引发局部充血水肿。24小时内冰敷患侧脸颊有助于消肿,无须特殊用药。
2. 血管损伤手术可能造成微小血管破裂,血液渗透至组织间隙形成肿胀。48小时后可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剧烈运动。
3. 术后感染创口护理不当可能继发细菌感染,表现为持续肿痛伴发热。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甲硝唑、头孢克肟等抗生素治疗。
4. 个体差异部分人群因体质敏感更易出现明显肿胀。若72小时后肿胀未消退或加重,需及时复查排除干槽症等并发症。
术后24小时避免漱口刷牙,选择温凉流质饮食,睡眠时可垫高头部减轻局部充血。肿胀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剧烈疼痛需立即就医。
一睡觉就口干舌燥可能由室内干燥、睡眠张口呼吸、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环境湿度、改变睡姿、控制血糖、免疫调节等方式缓解。
1、室内干燥卧室空气湿度过低会导致黏膜水分蒸发过快,建议使用加湿器或将水盆置于暖气旁,保持湿度在合理范围。
2、张口呼吸鼻塞或不良睡姿迫使口腔呼吸引发口干,尝试侧卧睡姿或通过鼻腔冲洗改善通气,必要时需排查鼻中隔偏曲等问题。
3、糖尿病血糖过高导致渗透性利尿引发脱水,表现为多饮多尿伴夜间口干,需监测血糖并使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等降糖药物控制。
4、干燥综合征自身免疫攻击唾液腺致分泌减少,常伴眼干关节痛,确诊需查抗SSA/SSB抗体,轻症可用毛果芸香碱刺激分泌。
日常可适量食用银耳、梨子等滋阴食物,避免睡前摄入咖啡因,若症状持续需检测空腹血糖与自身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