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8次阅读
糖尿病患者一般不建议吃糖果,但血糖控制稳定时可少量食用代糖类糖果。糖果的主要成分为单糖或双糖,会快速升高血糖,不利于病情控制。
糖果中的蔗糖、葡萄糖等成分会迅速被肠道吸收,导致餐后血糖急剧波动。长期高糖饮食可能加重胰岛素抵抗,诱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市面上常见的硬糖、软糖、巧克力糖等均含有大量精制糖,食用后30分钟内血糖可上升超过正常范围。部分无糖糖果使用麦芽糖醇、赤藓糖醇等代糖,对血糖影响较小,但过量摄入可能引起腹泻。血糖控制不佳或合并酮症酸中毒的患者应完全避免糖果,防止诱发急性代谢紊乱。
血糖达标的患者每日代糖摄入量不宜超过15克,且需在两餐之间食用。选择糖果时需查看成分表,避免含葡萄糖浆、麦芽糊精等隐形糖分。食用后2小时应监测血糖,若数值超过10mmol/L需减少后续摄入量。合并超重者更需严格控制,因代糖可能通过味觉刺激增加食欲。建议优先通过草莓、蓝莓等低糖水果满足甜食需求,这类食物同时提供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
糖尿病患者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将碳水化合物控制在总热量的50%以下。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调整降糖方案,配合有氧运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若出现多饮多尿症状加重或随机血糖持续超过13.9mmol/L,应及时就医评估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