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风湿免疫科

痛风不疼了还要继吃药吗

|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问题描述:
痛风不疼了还要继吃药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吴东海
吴东海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痛风不疼后通常仍需继续服药。痛风急性发作缓解后,尿酸水平仍可能偏高,持续用药有助于控制尿酸、预防复发及关节损害。

痛风是由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升高引起的疾病,急性期关节红肿热痛症状缓解后,体内尿酸结晶可能依然存在。若擅自停药,血尿酸可能再次升高并沉积在关节、肾脏等部位,诱发急性发作、形成痛风石或导致慢性肾病。临床常用降尿酸药物如非布司他片、苯溴马隆片、别嘌醇片等需长期规律服用,将血尿酸稳定在目标水平以下。部分患者需持续用药数月甚至数年,具体疗程需根据尿酸监测结果调整。

极少数患者可能因短期尿酸波动或诱因明确的一次性发作,经医生评估后缩短用药周期。但这类情况需严格满足尿酸持续达标、无痛风石及肾功能正常等条件,且停药后仍需定期监测尿酸。自行停药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肾功能恶化等风险。

痛风患者除遵医嘱用药外,应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的摄入,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酸排泄。避免剧烈运动、受凉等诱因,定期复查血尿酸及肾功能。若出现关节隐痛或尿酸反弹,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风湿类风湿检查要抽血化验吗

风湿类风湿检查通常需要抽血化验,这是诊断风湿性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风湿类风湿检查主要包括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反应蛋白、血沉等血液检测项目,这些指标有助于评估炎症活动度和疾病进展。除抽血外,医生可能结合关节超声、X线等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血液检测在风湿类风湿疾病诊断中具有关键作用。类风湿因子是筛查类风湿关节炎的常用指标,但部分健康人群或其他疾病患者也可能出现阳性结果。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特异性较高,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价值较大。C反应蛋白和血沉能反映体内炎症程度,帮助判断疾病活动状态。部分患者还需检测抗核抗体谱以排除其他自身免疫病。医生会根据症状体征选择针对性检测项目,抽血量通常为5-10毫升,采血前一般无须特殊准备。

除血液检查外,医生可能建议完善其他辅助检查。关节超声能直观显示滑膜增生和血流信号,对早期病变敏感。X线可观察关节骨质破坏程度,常用于疾病分期。磁共振成像能发现骨髓水肿等早期骨改变,但费用较高。部分疑难病例需进行关节液分析或滑膜活检。检查方案需个体化制定,医生会结合临床表现、病史和初步检查结果决定后续检测项目。

风湿类风湿疾病需长期规范管理,确诊后应定期复查相关指标。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关节保暖,避免过度劳累和潮湿环境。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可适量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适度运动能改善关节活动度,推荐选择游泳、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严格遵医嘱用药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出现病情变化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