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肠炎初期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食欲减退、低热。
1、腹痛:多表现为脐周或下腹部隐痛或阵发性绞痛,常与肠道炎症刺激有关。
2、腹泻: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呈水样,可能伴随黏液,因肠道黏膜受损导致吸收功能障碍。
3、食欲减退:因消化功能紊乱及炎症反应,患者常出现恶心、厌食等表现。
4、低热:体温轻度升高(通常不超过38℃),与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宝宝拉水样便可能由喂养不当、腹部受凉、病毒性肠炎、细菌性肠炎等原因引起。
1、喂养不当:家长需注意奶粉冲泡过浓或辅食添加不当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表现为水样便伴奶瓣。建议调整喂养方式,少量多餐,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
2、腹部受凉:家长需避免宝宝腹部直接接触冷空气,受凉后肠蠕动加快会导致水样便。可用温热手掌按摩腹部,或遵医嘱使用丁桂儿脐贴缓解症状。
3、病毒性肠炎:可能与轮状病毒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蛋花汤样便伴发热。家长需及时补液防止脱水,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Ⅲ、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
4、细菌性肠炎:多由大肠杆菌等致病菌引起,常见黏液血便伴呕吐。家长需留取大便标本送检,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颗粒、益生菌制剂等抗菌药物治疗。
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母乳喂养母亲需饮食清淡,出现持续发热或血便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