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破伤风扎哪个部位?

|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问题描述:
破伤风扎哪个部位?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陆海英
陆海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破伤风疫苗通常在上臂三角肌部位进行肌肉注射。破伤风疫苗是预防破伤风的有效手段,适用于可能接触破伤风梭菌的人群。

破伤风疫苗注射部位选择上臂三角肌主要基于该区域肌肉组织丰富且远离重要神经血管。成年人和青少年多采用此部位,注射时需将针头垂直刺入肌肉层,确保疫苗充分吸收。儿童若年龄较小肌肉发育不足,可能选择大腿前外侧肌肉注射。注射后局部可能出现轻微红肿、疼痛或低热,通常1-3天自行缓解。疫苗接种需全程完成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未规范接种者受伤后需根据伤口情况评估是否需要补种。

破伤风疫苗需在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操作,注射前应确认疫苗未过期且包装完好。接种后应留观30分钟观察过敏反应,避免当日剧烈运动和揉搓注射部位。若出现持续高热、局部硬结超过3厘米或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反应,应立即就医。对于有疫苗接种禁忌症者如急性发热性疾病、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或既往接种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需由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接种。

保持伤口清洁是预防破伤风的重要措施,较深或污染的伤口应及时清创消毒。日常劳作中避免被生锈金属或土壤污染的物品划伤,接触动物粪便后彻底洗手。若发生可能感染破伤风的高危创伤,除接种疫苗外可能还需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建议定期检查疫苗接种记录,成人每10年加强接种一次破伤风疫苗以维持免疫力。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恶心呕吐拉肚子一直睡是怎么回事?

恶心呕吐拉肚子一直睡可能与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胃肠型感冒、电解质紊乱、慢性胃肠疾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 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乏力嗜睡。发病可能与进食不洁食物、生冷刺激饮食有关。治疗需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诺氟沙星胶囊、口服补液盐散等药物,同时注意清淡饮食,避免加重胃肠负担。

2. 食物中毒

食用变质或被污染食物可能导致食物中毒,表现为剧烈呕吐、水样腹泻、精神萎靡。发病急骤,常伴有腹痛发热。需立即停止进食可疑食物,必要时使用盐酸小檗碱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严重时需就医洗胃。

3. 胃肠型感冒

病毒感染引发的胃肠型感冒除呼吸道症状外,还会出现消化道不适。患者可能因脱水电解质失衡而嗜睡。可遵医嘱使用藿香正气软胶囊、磷酸奥司他韦颗粒,配合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补充体液。

4. 电解质紊乱

频繁呕吐腹泻会导致钠钾等电解质大量流失,引发乏力嗜睡。可能出现肌肉痉挛、心率异常等症状。需检测电解质水平,必要时静脉补充氯化钠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日常可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

5. 慢性胃肠疾病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慢性病急性发作时也会出现类似症状,通常伴有体重下降、反复腹痛。需进行肠镜检查确诊,治疗可能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酪酸梭菌活菌散等药物控制炎症。

出现持续恶心呕吐腹泻伴嗜睡时,应记录症状持续时间、排便性状及伴随表现。治疗期间选择米汤、粥类等流质食物,避免乳制品和高纤维食物。注意观察尿量变化,防止脱水加重。症状超过24小时未缓解或出现高热、血便、意识模糊等情况需立即急诊处理。恢复期保持充足休息,逐步恢复正常饮食,必要时复查电解质和肝肾功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