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狂犬病主要通过被感染动物的咬伤或抓伤传播,病毒通过破损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
1、咬伤传播被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病毒通过唾液进入伤口。
2、抓伤传播动物抓伤可能导致皮肤破损,若动物爪子上沾染带毒唾液,病毒可能通过伤口侵入。
3、黏膜接触病毒可通过眼结膜、口腔黏膜等部位侵入,如被动物舔舐这些部位存在感染风险。
4、罕见传播极少数情况下可通过器官移植或气溶胶传播,但日常接触几乎不会造成感染。
被可疑动物抓咬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并及时就医接种疫苗,日常避免接触野生动物。
接种乙肝疫苗前通常需要进行乙肝五项检测、肝功能检查、体温测量、过敏史询问等基础评估。
1、乙肝五项检测通过抽血检查乙肝表面抗原、抗体等指标,确认是否已感染乙肝病毒或存在抗体,避免重复接种或漏诊感染者。
2、肝功能检查评估肝脏转氨酶等指标,急性肝炎活动期需暂缓接种,慢性肝炎稳定期可正常接种疫苗。
3、体温测量发热超过37.3℃时应推迟接种,避免疫苗反应与发热症状混淆或加重不适。
4、过敏史询问了解对疫苗成分如酵母过敏的情况,严重过敏体质者需经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接种。
接种当天建议穿着宽松衣物便于上臂注射,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并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