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宝宝十一天没有排便可能与饮食结构单一、水分摄入不足、肠道功能紊乱、先天性巨结肠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腹部按摩、药物干预、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
1、饮食单一母乳或配方奶中膳食纤维不足会导致便秘,建议家长增加母乳喂养频率,或选择含益生元的配方奶,辅食期可添加西梅泥、苹果泥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2、水分缺乏液体摄入不足使大便干硬,家长需在两餐间喂10-20毫升温水,母乳喂养母亲应保证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必要时使用儿童专用口服补液盐。
3、肠蠕动弱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衡或运动不足有关,表现为腹胀、哭闹。家长可顺时针按摩婴儿腹部,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乳果糖口服溶液、开塞露等药物。
4、器质病变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会导致顽固性便秘,常伴呕吐、体重不增。需儿科就诊进行肛门指检或钡灌肠检查,确诊后可能需手术治疗。
持续未排便可能引发肠梗阻,若出现拒食、呕吐、血便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日常可进行蹬腿运动促进肠道蠕动。
便秘大便拉出来出血可能由肛裂、痔疮、肠道炎症、结肠息肉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局部护理、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
1、肛裂干硬粪便摩擦导致肛门撕裂,表现为排便时剧痛和鲜血附着。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使用硝酸甘油软膏促进愈合,严重时需手术修复。
2、痔疮长期便秘诱发静脉曲张,排便时滴鲜血或喷血。温水坐浴可缓解肿胀,外用复方角菜酸酯栓,口服地奥司明片改善静脉回流。
3、肠道炎症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引发黏膜出血,常伴黏液脓血便。需完善肠镜检查确诊,美沙拉嗪肠溶片配合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
4、结肠息肉息肉表面糜烂导致间断性出血,可能伴随腹痛。肠镜下电切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术后需定期复查预防癌变。
日常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规律进行提肛运动,出血持续3天以上或伴随头晕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