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巨细胞病毒感染症是怎么引起的

| 1人回答 | 7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巨细胞病毒感染症是怎么引起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陆海英
陆海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巨细胞病毒感染症可能由母婴垂直传播、密切接触传播、医源性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对症支持、预防传播等方式干预。

1、母婴传播

妊娠期母体原发性感染可通过胎盘或分娩过程传染胎儿,新生儿可能出现黄疸、肝脾肿大。建议孕期筛查IgM抗体,新生儿确诊后使用更昔洛韦、缬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

2、接触传播

接触感染者唾液、尿液等体液导致传播,常见于托幼机构。表现为发热、咽炎等,需隔离处理。可使用更昔洛韦注射液、膦甲酸钠等药物,同时加强个人卫生管理。

3、医源性感染

输血或器官移植时接触病毒潜伏感染的供体组织,受体可能出现肺炎、视网膜炎。移植前需筛查供体CMV抗体,术后预防性使用缬更昔洛韦分散片。

4、免疫缺陷

艾滋病或长期免疫抑制治疗患者易发生播散性感染,可能引发脑炎、胃肠炎。需监测CD4细胞计数,联合使用西多福韦和免疫球蛋白治疗。

易感人群应避免接触婴幼儿分泌物,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定期进行CMV-DNA检测,出现持续发热或视力异常应及时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EB病毒感染可以自己好吗

EB病毒感染多数可以自愈,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持续症状或并发症。EB病毒感染的自愈概率与免疫状态、年龄、并发症等因素有关。

1、免疫状态

健康人群感染EB病毒后通常2-4周自愈,免疫功能正常者可通过自身免疫系统清除病毒。

2、年龄因素

儿童感染后多表现为轻微症状且恢复较快,青少年可能出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但多数可自愈。

3、并发症

出现脾肿大、肝炎等并发症时需要医疗干预,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发展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4、症状管理

发热咽痛等症状可通过休息缓解,持续高热或淋巴结肿大超过4周需就医排查恶性病变。

感染期间建议多饮水、保证营养摄入,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脾破裂,出现持续发热或异常出血应及时就诊。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