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什么是慢性纵隔炎

| 1人回答 | 36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是慢性纵隔炎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曲中玉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慢性纵隔炎是一种发生在纵隔区域的慢性炎症,通常由感染、外伤、肿瘤等因素引起,会对周围组织和器官造成压迫,表现出胸痛、咳嗽、气短等症状。治疗主要包括控制感染、缓解症状以及手术干预三种方式。
1病因解析
慢性纵隔炎的病因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 感染性因素:细菌、病毒或结核感染是常见的诱因,尤其是肺结核或胸腔术后感染容易波及纵隔。
② 环境因素:长时间暴露于污染的空气中,吸入有害粉尘或化学物质,可能引发炎症反应。
③ 自身体质或免疫异常:免疫功能低下者,如糖尿病患者或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更容易受到感染和炎症侵袭。
④ 外伤与医源性因素:胸部撞击、手术伤口感染,甚至食管穿孔,都可能波及纵隔区域。
⑤ 病理因素:长期的炎症可能促进纤维化增厚,甚至发展为肿瘤,因此早期诊断和干预尤为重要。
2症状表现
纵隔炎的症状与病变的部位和压迫程度相关。胸痛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同时伴随咳嗽和呼吸困难;如果炎症压迫到邻近血管或神经,可能出现吞咽困难或上腔静脉综合症面部或颈部肿胀。
3治疗建议
治疗慢性纵隔炎需要根据病因选择综合措施:
① 药物治疗:感染性纵隔炎通常使用抗生素或抗结核治疗,比如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异烟肼和利福平等。
② 手术治疗:对于病变明显、形成囊肿或出现纤维化的情况,可以采用纵隔清创术或纤维剥离术,解除压迫改善症状。
③ 对症治疗:针对症状进行支持性治疗,例如吸氧改善缺氧状态,或者使用镇咳药如氢溴酸右美沙芬缓解咳嗽。
④ 生活调整:保持良好的免疫状态,避免劳累及接触有害环境;饮食清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促进康复。
慢性纵隔炎可引起严重后果,因此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接受相关检查。通过规范诊疗和生活管理,大多数患者能够有效控制病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孩子感冒没精神怎么办

孩子感冒没精神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适当休息、药物治疗、观察病情等方式缓解。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下降、环境因素、受凉、接触传染源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感冒期间孩子的消化功能较弱,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蔬菜汤、蒸蛋等,避免油腻、辛辣和生冷食物。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2、补充水分:感冒时身体容易脱水,需保证孩子每日饮水量充足。温水、淡盐水或蜂蜜水均可,帮助缓解喉咙不适和促进新陈代谢。避免饮用含糖饮料,以免加重咳嗽或喉咙痛。 3、适当休息:充足的睡眠是恢复体力的关键。感冒期间应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剧烈运动,让孩子多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 4、药物治疗:如果孩子症状较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例如,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剂量按体重计算,止咳药如右美沙芬糖浆每日3次,每次5ml,以及缓解鼻塞的生理盐水喷鼻剂。 5、观察病情:密切监测孩子的体温、精神状态和症状变化。如果出现持续高烧、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等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并发症如肺炎或中耳炎的可能。 感冒期间,孩子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让孩子多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促进身体恢复。室内环境应保持空气流通,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