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甲亢主要由妊娠期激素变化、甲状腺自身抗体异常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引起,可能对胎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治疗包括药物控制、定期监测和必要时的手术干预。孕期甲亢的常见原因是妊娠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升高,hCG与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有相似结构,可能过度刺激甲状腺,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此外,妊娠期甲状腺自身抗体(如TSH受体抗体)异常也可能引发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如Graves病)在孕期也可能加重。甲亢对胎儿的影响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胎儿甲状腺功能异常甚至流产或死胎。孕期甲亢的治疗以药物为主,常用药物包括丙硫氧嘧啶(PTU)和甲巯咪唑(MMI),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如TSH、游离T4)和胎儿发育情况至关重要。严重病例或药物控制不佳时,可能需要手术切除部分甲状腺。饮食上应避免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等,同时保持均衡营养,适量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心理支持也很重要,孕妇应避免过度焦虑,保持良好心态。孕期甲亢需要多学科协作管理,包括内分泌科、产科和儿科,确保母婴健康。孕期甲亢需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通过药物、监测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对胎儿的不良影响,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