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外伤颅内出血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出血、降低颅内压、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通常由头部撞击、高血压血管破裂、凝血功能障碍、脑血管畸形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清除口腔异物,采用侧卧位防止舌后坠,必要时行气管插管。该措施针对所有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可避免缺氧加重脑损伤。
2、控制出血对开放性伤口进行加压包扎,静脉注射氨甲环酸等止血药物。可能与颅骨骨折损伤血管有关,常伴随伤口持续渗血、血压下降等症状。
3、降低颅内压静脉输注甘露醇脱水,抬高床头30度。多数因脑组织水肿导致,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意识障碍等典型颅内高压三联征。
4、手术治疗根据CT结果选择开颅血肿清除或去骨瓣减压术。主要适用于硬膜外血肿超过30毫升或脑疝形成患者,需神经外科紧急干预。
恢复期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剧烈咳嗽和用力排便,定期复查头颅CT观察血肿吸收情况,遵医嘱使用营养神经药物。
小儿注意力不集中可能由遗传因素、睡眠不足、营养失衡、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原因引起,家长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干预措施。
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注意力缺陷病史可能增加孩子患病概率,建议家长观察孩子行为特征,必要时咨询医生进行专业评估。可遵医嘱使用哌甲酯、托莫西汀、阿托莫西汀等药物辅助治疗。
2、睡眠不足:学龄儿童每日睡眠时间不足9小时可能影响大脑前额叶功能,家长需帮助孩子建立规律作息,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无须药物干预。
3、营养失衡:缺乏铁、锌等微量元素可能影响神经传导功能,家长应注意膳食搭配,适量增加瘦肉、海产品、坚果等富含矿物质的食物摄入。
4、多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可能与大脑多巴胺系统异常有关,通常表现为坐立不安、冲动行为等症状。需经专业诊断后采用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
建议家长记录孩子日常行为表现,保证每日户外活动时间,避免过度批评指责,若症状持续超过6个月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