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房颤

深静脉穿置管后血栓怎么办?

|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问题描述:
深静脉穿置管后血栓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曹广
曹广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深静脉置管后血栓可通过抗凝治疗、溶栓治疗、导管拔除、机械取栓、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深静脉血栓通常由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引起。

1、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是深静脉血栓的基础治疗方式,能够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大。常用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通过抑制凝血因子活性发挥作用,华法林钠片通过干扰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合成发挥作用,利伐沙班片可直接抑制凝血因子活性。抗凝治疗期间需要密切监测凝血功能,避免出血风险。

2、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适用于急性期血栓,能够快速溶解已形成的血栓。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尿激酶、注射用阿替普酶等。注射用尿激酶可直接激活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注射用阿替普酶可选择性与血栓中的纤维蛋白结合。溶栓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警惕出血并发症。

3、导管拔除

导管相关性血栓需要考虑拔除导管。导管作为异物可能持续刺激血管内皮,导致血栓复发。拔管前需要评估导管功能状态和患者病情,必要时在抗凝治疗保护下进行。拔管后需要继续抗凝治疗一段时间,防止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

4、机械取栓

机械取栓适用于大块血栓或溶栓治疗失败的情况。通过介入技术将取栓装置送入血管内,直接清除血栓。常用方法包括导管抽吸取栓、机械碎栓取栓等。机械取栓能够快速恢复血流,减少血栓后综合征发生概率。术后需要配合抗凝治疗防止血栓复发。

5、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广泛血栓形成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情况。常见手术方式包括静脉取栓术、静脉转流术等。静脉取栓术可直接清除血管内血栓,静脉转流术可建立新的血流通道。手术治疗创伤较大,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术后需要长期抗凝治疗和定期随访。

深静脉置管后血栓患者需要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避免剧烈活动和按摩患肢,防止血栓脱落。饮食上注意低盐低脂,多饮水保持血液稀释状态。定期复查血管超声评估血栓变化情况,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擅自调整药物剂量。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警惕肺栓塞发生。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腓静脉有血栓,要置入滤网吗

大多数肺栓塞发生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的2周内,若长时间病史,或者已超过1个月,无新鲜血栓形成,目前放置滤器的必要性不大,但需要抗凝治疗3~6个月,检查NIR值。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