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最常见的骨折部位有哪些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最常见的骨折部位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魏以桢
魏以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副主任医师
最常见的骨折部位如下: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和年轻人骨折不一样,老年人骨折大多数是由骨质疏松引起的,而年轻人则说是一些高能量暴力,比如车祸、运动损伤等。老年人骨质疏松骨折最容易出现的部位主要有三个:第1个是腕关节的骨折,第2个是髋关节的骨折,第3个是胸腰椎的压缩骨折。腕关节最常见的就是桡骨远端骨折,通常的损伤机制,就是摔倒之后,老年人用手撑地、这一个动作机制损伤,导致了腰间盘骨折。髋关节骨折也是一样,滑倒、摔伤、车祸都有可能导致,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转子间骨折。胸腰椎的脊柱压缩骨折,也是比较常见的。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两岁宝宝缺钙怎么补

两岁宝宝缺钙可通过饮食调整、补充剂、阳光照射、改善生活习惯、定期检查等方式补充。缺钙通常由饮食不均衡、维生素D缺乏、消化吸收不良、生长发育过快、疾病等因素引起。 1、饮食调整:增加富含钙质的食物摄入,如牛奶、奶酪、酸奶、豆腐、芝麻等。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类、蛋黄、蘑菇等,促进钙的吸收。避免过多摄入高磷食物,如碳酸饮料,以免影响钙的吸收。 2、补充剂: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剂。常见的钙剂包括碳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剂量需根据宝宝体重和缺钙程度调整。维生素D补充剂如维生素D3滴剂,每日剂量通常为400-800国际单位。 3、阳光照射:每天带宝宝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帮助钙的吸收。建议选择早晨或傍晚阳光温和的时段,每次15-30分钟,避免中午强烈阳光直射。 4、改善生活习惯: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促进生长激素分泌,有利于骨骼发育。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如跑步、跳跃等,增强骨骼强度。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避免影响视力发育。 5、定期检查:定期带宝宝进行体检,监测血钙、骨密度等指标,评估补钙效果。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补钙方案,避免过量或不足。同时关注宝宝是否有缺钙相关症状,如夜惊、多汗、枕秃等,及时就医。 在日常护理中,家长应注意宝宝的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豆制品等。鼓励宝宝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的吸收。避免过多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以免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定期监测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调整补钙方案,确保宝宝健康成长。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