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梗伴血压下降怎么处理

| 1人回答 | 73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急性心梗伴血压下降怎么处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压下降需立即启动急救流程,包括平卧制动、吸氧、药物升压及紧急血运重建。主要处理措施有呼叫急救、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多巴胺静脉泵入、阿司匹林肠溶片嚼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

1、呼叫急救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说明心肌梗死症状。患者需保持平卧位避免活动,松解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救人员到达前可监测血压、脉搏,记录症状变化时间线,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此时禁止自行驾车送医或拖延等待。

2、硝酸甘油含服

收缩压超过90mmHg时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0.5mg,5分钟重复不超过3次。该药通过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但需警惕血压进一步下降。含服后出现头晕、冷汗需立即停止用药并抬高下肢。

3、多巴胺泵入

急救人员到达后对收缩压低于90mmHg者需建立静脉通路,以多巴胺注射液2-10μg/kg/min持续泵入维持灌注压。用药期间需心电监护观察心律失常,同时准备去甲肾上腺素备用。血压回升至100mmHg以上可逐步减量。

4、阿司匹林嚼服

在无禁忌证情况下立即嚼服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阻止血栓扩大。消化道出血病史者需改用氯吡格雷硫酸氢盐片负荷量300mg。服药后需保持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

5、冠脉介入治疗

确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应在90分钟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包括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对心源性休克患者需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下手术。无法及时介入时可静脉注射注射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

急救后转入冠心病监护病房持续监测生命体征,严格控制液体出入量。恢复期需逐步进行心脏康复训练,低盐低脂饮食,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二级预防药物。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并随身携带急救卡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心力衰竭腹水怎么办

心力衰竭腹水可通过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药物、穿刺放液、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心力衰竭腹水通常由心脏泵血功能下降、静脉回流受阻、肾脏灌注不足、水钠潴留、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等原因引起。

1、限制钠盐摄入

每日钠盐摄入需控制在2克以下,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食品。钠盐过量会加重水钠潴留,增加心脏负荷。建议选择新鲜蔬菜水果、低钠乳制品等食物,烹饪时用香料替代食盐调味。长期严格限盐需监测血电解质,防止低钠血症发生。

2、使用利尿剂

呋塞米片、托拉塞米片等袢利尿剂可促进水钠排泄,螺内酯片能拮抗醛固酮作用。利尿剂使用需监测尿量及电解质,过度利尿可能导致低钾血症、低血压。服药时间建议安排在早晨,避免夜间频繁排尿影响睡眠。出现肌痉挛或心悸需及时就医调整剂量。

3、血管扩张药物

硝酸异山梨酯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可降低静脉回流阻力,减轻心脏前负荷。用药期间需预防体位性低血压,改变体位时动作应缓慢。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面部潮红,持续不缓解需考虑减量。合并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禁用该类药物。

4、穿刺放液

对于顽固性腹水,腹腔穿刺引流可快速缓解腹胀症状。每次放液量不宜超过1000毫升,操作需严格无菌避免感染。术后需补充白蛋白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反复穿刺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需考虑其他治疗方式干预。

5、手术治疗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可降低门脉压力,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改善泵血功能。手术适应证需评估心功能分级及合并症情况,术后需长期抗凝治疗。终末期患者可考虑心脏移植,但需符合年龄及器官匹配等严格标准。

心力衰竭腹水患者应每日监测体重变化,3天内体重增加超过2公斤需警惕液体潴留加重。保持每日适度活动如床边踏步,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血栓形成。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可减轻夜间呼吸困难。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出现尿量骤减或腹胀加剧应立即就诊。饮食宜少量多餐,避免饱餐加重心脏负担,可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白等维持营养状态。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