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 大肠癌

大肠癌的发病率高吗?

|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大肠癌的发病率高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苏藤良
苏藤良 北海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大肠癌临床上称为结直肠癌,是直肠癌、结肠癌的统称,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很高。据统计,我国大肠癌发病人数已较10年前增长了1倍之多。在中国恶性肿瘤中,大肠癌发病率迅猛上升至第3位,每年约37.6万人诊断为大肠癌,平均每天约1000人被确诊,这种病像所有恶性肿瘤一样,它可以浸润性生长。同时,它可以通过血液、淋巴和植入物运输。引起大肠癌的原因较为复杂,除去遗传因素外,其最主要原因是现代生活方式的不健康。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术后联合化疗,同时配合中医药的综合治疗,现在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来预防这种疾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大肠癌早期的5大症状

大肠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部分患者会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体重下降、贫血等表现。这些症状可能与肿瘤生长、肠道功能紊乱、慢性失血等因素有关。 1、排便改变:大肠癌早期可能导致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肠道肿瘤可能影响肠道蠕动,导致排便频率或性状异常。建议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 2、便血症状:便血是大肠癌的常见早期症状,血液可能呈鲜红色或暗红色,附着于粪便表面或混入粪便中。便血可能与肿瘤表面出血或溃疡有关。出现便血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肛肠疾病。 3、腹痛不适:大肠癌早期可能引起腹部隐痛或胀痛,疼痛部位多位于下腹部。肿瘤生长可能压迫周围组织或引起肠道梗阻。建议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饮食。 4、体重下降: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可能是大肠癌的早期信号。肿瘤消耗体内营养或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导致体重减轻。保持均衡饮食,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 5、贫血表现:慢性失血可能导致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肿瘤表面出血或溃疡可能引起慢性失血。建议增加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等。 大肠癌的预防和早期发现至关重要。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尤其是有家族史者。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健康饮食习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肉制品摄入。适当运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降低大肠癌风险。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