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拔牙后牙洞里有一坨白色的东西可能是血凝块、食物残渣、纤维蛋白渗出物或感染性分泌物,通常属于正常愈合过程的表现。
1、血凝块:拔牙后24小时内形成的血凝块呈现白色膜状,是伤口愈合的基础。无须特殊处理,避免吮吸或触碰牙洞。
2、食物残渣:进食后残留的软质食物可能附着在牙窝,表现为白色絮状物。建议用生理盐水轻柔漱口清除,禁止使用牙签等尖锐物。
3、纤维蛋白渗出:愈合过程中渗出的纤维蛋白网络呈乳白色,属于组织修复的正常现象。保持口腔清洁即可,通常3-5天自行消失。
4、感染迹象:伴随剧烈疼痛、腐败气味的白色脓性分泌物可能提示干槽症或感染。需及时就医进行清创,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甲硝唑或克林霉素等抗生素。
术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48小时后可进食温凉流质食物,若出现持续出血或发热需立即复诊。
牙石快速脱落的方法主要有超声波洁牙、手工刮治、化学溶解、激光治疗四种。
1、超声波洁牙通过高频振动震碎牙石,适用于较厚牙石清除,需由专业牙科医生操作,治疗后可能出现短暂牙齿敏感。
2、手工刮治使用专用器械刮除牙石,适合龈下牙石处理,操作需配合局部麻醉,可能伴随轻微牙龈出血。
3、化学溶解采用含过氧化脲的凝胶软化牙石,适用于薄层牙石辅助清除,需避免接触牙龈组织防止刺激。
4、激光治疗利用激光能量分解牙石沉积,具有杀菌止血作用,治疗费用较高且对操作精度要求严格。
日常建议使用含焦磷酸钠的牙膏抑制牙石再生,每年进行口腔检查,避免自行使用尖锐物品刮除牙石造成牙釉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