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艾滋病通过一次性行为存在传染风险,但概率受性行为方式、安全措施、病毒载量、黏膜完整性等因素影响。
1、性行为方式:无保护肛交传染风险最高,其次是阴道交,口交风险较低。病毒通过精液、阴道分泌物或血液接触破损黏膜传播。
2、安全措施:正确使用合格避孕套可大幅降低风险。安全套破损、滑脱或未全程使用会显著增加暴露可能性。
3、病毒载量:感染者未治疗时病毒载量高,传染性强。规范抗病毒治疗使病毒载量持续检测不到时,传染概率极低。
4、黏膜状况:生殖器溃疡、炎症或外伤会破坏黏膜屏障,使病毒更易侵入。月经期、肛裂等情况也会增加感染风险。
发生高危行为后72小时内可进行暴露后阻断治疗,建议立即至传染病专科医院评估风险并检测。日常应坚持使用安全套,避免高危性行为。
艾滋病急性期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咽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这些症状通常在感染后2-4周出现,持续时间较短,容易被误认为普通感冒或流感。
1、发热:体温超过38摄氏度,可能伴有畏寒或出汗,持续1-2周,使用退热药物可缓解症状。
2、咽痛:咽喉部明显疼痛,吞咽时加重,检查可见咽部充血,与病毒感染引起的咽炎症状相似。
3、皮疹:躯干和面部出现红色斑丘疹,不伴瘙痒,持续1-2周后可自行消退,皮肤科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4、淋巴结肿大:颈部、腋窝等处淋巴结肿大,直径多超过1厘米,质地较软,无压痛,可持续数周至数月。
出现上述症状且有高危行为史者应及时就医检测HIV抗体,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营养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