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0次阅读
口腔麻醉的进针点主要有上牙槽后神经阻滞的颧牙槽嵴后方、下牙槽神经阻滞的翼下颌皱襞外侧、腭前神经阻滞的腭大孔附近以及眶下神经阻滞的眶下孔处。
1. 上牙槽后神经进针点位于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根部的颧牙槽嵴后方,麻醉范围覆盖上颌磨牙及颊侧牙龈。
2. 下牙槽神经进针点选择翼下颌皱襞外侧的翼下颌间隙,针尖需抵达下颌升支内侧骨面,可麻醉同侧下颌牙齿及下唇。
3. 腭前神经在硬腭侧方距牙龈缘约1厘米处定位腭大孔,进针麻醉可覆盖同侧前磨牙至中线的腭侧黏膜。
4. 眶下神经于眶下孔处进针,该孔位于眶下缘中点下方约0.5-1厘米处,可麻醉上前牙区及鼻翼周围组织。
实施口腔麻醉前需严格消毒,建议由专业口腔医生操作,避免损伤血管神经或引发感染等并发症。
口腔溃疡可通过局部药物治疗、口服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饮食调整等方式治疗。口腔溃疡通常由创伤刺激、免疫因素、营养缺乏、感染等原因引起。
1、局部药物治疗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等药物直接作用于溃疡面,减轻疼痛并促进愈合。
2、口服药物治疗对于严重或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可遵医嘱服用维生素B族、沙利度胺片、转移因子胶囊等药物调节免疫和营养状态。
3、物理治疗采用低强度激光照射溃疡部位,有助于消炎止痛并加速黏膜修复,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操作。
4、饮食调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的动物肝脏、全谷物以及富含锌的牡蛎等食物,减少溃疡复发概率。
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咬伤黏膜,发作期间选择软质食物,若溃疡持续两周未愈或伴随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