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哮喘可能由遗传因素、过敏原暴露、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避免诱因、药物治疗、免疫调节、环境控制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家族哮喘病史显著增加患病概率,可能与特定基因变异有关。建议家长关注儿童早期喘息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吸入剂、孟鲁司特钠或沙丁胺醇缓解气道炎症。
2、过敏原暴露:尘螨花粉等过敏原触发免疫应答导致气道高反应性。需定期清洁居住环境,急性发作时可使用丙酸氟替卡松、异丙托溴铵或茶碱缓释片控制症状。
3、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支气管炎可能损伤气道上皮引发慢性炎症。感染期应加强休息,医生可能开具扎那米韦、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联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
4、空气污染:PM2.5等污染物持续刺激气道导致黏膜水肿。重度污染天气减少外出,必要时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盐酸左卡巴斯汀或乙酰半胱氨酸保护呼吸道。
哮喘患者应保持适度有氧运动,避免冷空气刺激,家中配备峰流速仪监测肺功能,长期控制药物须严格遵医嘱使用。
儿童肺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氧疗支持、补液管理和雾化吸入等方式治疗。儿童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吸入异物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肺炎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等抗生素。家长需遵医嘱完成全程用药,避免自行停药。
2、氧疗支持血氧饱和度低于92%时需进行氧疗。家长需配合医护人员监测患儿呼吸频率和唇色变化。
3、补液管理发热患儿需适当增加补液量,可选用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家长需观察尿量和皮肤弹性变化。
4、雾化吸入支气管痉挛患儿可使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等雾化药物。家长需协助幼儿保持正确吸入姿势。
治疗期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食物,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