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2次阅读
1.7厘米的结石多数可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粉碎,实际效果与结石成分、位置、硬度以及患者个体差异有关。
1. 结石成分尿酸结石和磷酸铵镁结石较易被击碎,而胱氨酸结石或草酸钙结石硬度较高,可能需要多次碎石。
2. 结石位置肾盂或上段输尿管结石定位容易,碎石成功率高;中下段输尿管结石受骨骼遮挡可能需调整体位。
3. 设备参数冲击波能量、聚焦精度和发射频率需根据结石特性调整,新型电磁式碎石机效率高于传统液电式。
4. 患者因素肥胖患者皮下脂肪厚度可能影响能量传导,合并输尿管狭窄或畸形者需评估是否联合输尿管镜治疗。
术后需增加饮水量每日2000毫升以上,配合适度跳跃运动帮助碎石排出,2周后复查超声评估效果。
输尿管结石多数可以自行排出,具体与结石大小、位置、输尿管条件等因素有关,通常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排出概率较高。
1、结石大小: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自然排出率可达80%以上,超过8毫米的结石通常需要医疗干预。
2、结石位置:位于输尿管上段的结石排出难度较大,中下段结石因输尿管逐渐增宽更易排出。
3、输尿管条件:输尿管存在狭窄或畸形时会影响结石排出,正常解剖结构的输尿管更有利于结石移动。
4、辅助治疗:药物排石治疗可帮助输尿管扩张,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特定大小的结石。
建议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结石排出,出现剧烈腰痛、血尿或发热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