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3次阅读
艾滋病在未发作的潜伏期仍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三种途径传播。
1、性接触传播病毒携带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含有HIV病毒,无保护性行为可导致传播。建议使用避孕套并定期检测。
2、血液传播共用注射器、输血或职业暴露可能传播病毒。避免共用针具,医疗机构需严格执行消毒规范。
3、母婴传播孕妇可通过胎盘或分娩过程传染给胎儿。HIV阳性孕妇需接受抗病毒治疗和产科干预。
4、窗口期传染感染后2-6周抗体检测可能呈阴性但已具传染性。高危暴露后72小时内可进行阻断治疗。
建议高危人群每3个月进行HIV抗体检测,发生暴露后及时就医评估,日常避免共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
艾滋病急性期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咽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这些症状通常在感染后2-4周出现,持续时间较短,容易被误认为普通感冒或流感。
1、发热:体温超过38摄氏度,可能伴有畏寒或出汗,持续1-2周,使用退热药物可缓解症状。
2、咽痛:咽喉部明显疼痛,吞咽时加重,检查可见咽部充血,与病毒感染引起的咽炎症状相似。
3、皮疹:躯干和面部出现红色斑丘疹,不伴瘙痒,持续1-2周后可自行消退,皮肤科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4、淋巴结肿大:颈部、腋窝等处淋巴结肿大,直径多超过1厘米,质地较软,无压痛,可持续数周至数月。
出现上述症状且有高危行为史者应及时就医检测HIV抗体,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营养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