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糖尿病在饮食上需注意什么

|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问题描述:
糖尿病在饮食上需注意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毕叶
毕叶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患者饮食需注意控制总热量、均衡营养、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定时定量进餐,可适量吃燕麦、西蓝花、深海鱼、苦瓜等食物,也可遵医嘱使用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胰岛素等药物。

一、食物1. 燕麦

燕麦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糖分吸收,稳定餐后血糖,建议选择未加工的纯燕麦片。

2. 西蓝花

西蓝花含铬元素和膳食纤维,能改善糖代谢,建议焯水后凉拌或清炒保留营养。

3. 深海鱼

三文鱼等深海鱼富含Omega-3脂肪酸,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每周建议食用2-3次。

4. 苦瓜

苦瓜含苦瓜皂苷类物质,具有一定辅助降糖作用,可切片泡水或清炒食用。

二、药物1. 阿卡波糖

α-糖苷酶抑制剂,通过延缓碳水化合物分解控制餐后血糖,需随第一口主食服用。

2. 二甲双胍

双胍类降糖药,改善胰岛素抵抗,可能引起胃肠反应,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 格列美脲

磺脲类促泌剂,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需注意防范低血糖风险。

4. 胰岛素

用于1型或晚期2型糖尿病,根据类型分速效、中效、长效等剂型,需严格监测血糖。

建议采用分餐制每日5-6餐,避免高糖高脂食物,配合餐后30分钟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糖并记录饮食反应。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晚上睡觉出汗是怎么回事

晚上睡觉出汗可能由环境因素、饮食不当、情绪压力、内分泌失调、感染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环境、改善饮食、调节情绪、药物治疗、针对病因治疗等方式缓解。 1、环境因素:卧室温度过高或被子过厚可能导致出汗。建议保持室温在18-22℃,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被褥,睡前适当开窗通风,避免使用电热毯等加热设备。 2、饮食不当:睡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或饮酒可能引起出汗。晚餐应清淡易消化,避免咖啡、浓茶等含咖啡因饮品,可适量饮用温牛奶或蜂蜜水帮助睡眠。 3、情绪压力: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可能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发盗汗。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放松训练缓解压力,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4、内分泌失调:更年期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出现潮热盗汗。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激素替代疗法,如戊酸雌二醇片每日1-2mg,或植物雌激素补充剂。 5、感染性疾病:结核病、HIV感染等可能引起夜间盗汗。需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结核菌素试验、HIV抗体检测等,确诊后遵医嘱进行抗结核治疗或抗病毒治疗。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饮食方面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坚果等,有助于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如出汗症状持续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