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肺塌陷一般是指肺不张,指肺部部分或全部肺泡无法正常充气膨胀,导致呼吸功能受限。肺不张可能由支气管阻塞、胸腔积液、外伤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症状。
支气管阻塞是肺不张最常见的原因,可能与痰液堵塞、异物吸入、肿瘤压迫等因素有关。患者通常表现为突发性呼吸困难、刺激性干咳,严重时可出现口唇发绀。治疗需解除阻塞原因,如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化痰,或通过支气管镜取出异物。若为肿瘤压迫,需根据病理类型选择手术或放化疗。
大量胸腔积液压迫肺组织可导致压迫性肺不张,常见于结核性胸膜炎、心力衰竭、恶性肿瘤胸膜转移等疾病。患者除呼吸困难外,多伴有患侧胸痛和叩诊浊音。治疗需穿刺引流积液,并针对原发病使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片,或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减轻心脏负荷。
胸部外伤导致的气胸或血胸会破坏胸腔负压,使肺组织回缩塌陷。典型表现为伤侧呼吸音消失、皮下气肿,严重时可出现休克。需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排出气体或血液,必要时手术修补肺裂伤。术后可配合头孢呋辛酯片预防感染。
全身麻醉术后因呼吸肌无力、疼痛抑制咳嗽反射,易发生痰液潴留性肺不张。表现为术后发热、血氧饱和度下降。需加强翻身拍背、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稀释痰液,必要时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重症肌无力、脊髓损伤等疾病导致呼吸肌麻痹时,可因通气不足引发弥漫性肺不张。患者常有渐进性呼吸费力、浅快呼吸。需使用溴吡斯的明片改善神经肌肉传导,严重者需机械通气支持。
肺不张患者应保持半卧位改善通气,避免剧烈咳嗽加重缺氧。术后患者需尽早下床活动,外伤者需制动患侧胸部。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流质,少量多餐避免呛咳。出现持续胸痛、咯血或意识改变时需立即就医,长期卧床者需定期翻身预防坠积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