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胃息肉术后饮食注意什么

|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问题描述:
胃息肉术后饮食注意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胃息肉术后饮食需遵循流质食物、半流质食物、软食、普食的渐进式过渡,避免辛辣刺激、坚硬粗糙、高脂高糖、过热过冷等食物。

1、流质阶段:

术后1-2天选择米汤、藕粉、过滤果蔬汁等无渣流食,帮助胃肠功能恢复,减少黏膜刺激。

2、半流质阶段:

术后3-5天可进食烂面条、蒸蛋羹、肉末粥等易消化半流食,补充优质蛋白和能量。

3、软食阶段:

术后1周左右尝试软米饭、嫩豆腐、鱼肉泥等低纤维软食,保持少食多餐原则。

4、普食过渡:

2周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仍需避免腌制食品、酒精、浓茶咖啡等易损伤胃黏膜的食物。

术后饮食需严格遵医嘱,观察排便情况,出现腹胀腹痛需及时复诊,恢复期建议配合口服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孩子大便出血是怎么回事

小孩子大便出血可能由肛裂、肠道感染、食物过敏、肠息肉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局部护理等方式缓解。

1、肛裂

排便困难导致肛门黏膜撕裂,表现为粪便表面附着鲜红色血丝。家长需增加孩子膳食纤维摄入,使用红霉素软膏促进裂口愈合,严重时需就医排除其他病变。

2、肠道感染

细菌性痢疾或轮状病毒感染可能引发血便,伴随发热、腹痛。建议家长及时采集大便样本送检,可遵医嘱服用蒙脱石散、益生菌制剂或抗生素治疗。

3、食物过敏

牛奶蛋白或麸质过敏会导致肠黏膜损伤出血。家长需记录饮食日记,暂停可疑过敏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等抗过敏药物。

4、肠息肉

幼年性息肉是儿童无痛性血便常见原因,多表现为便后滴血。需通过肠镜检查确诊,较小息肉可能自行脱落,较大息肉需在内镜下切除。

发现血便后家长应保留异常粪便样本,避免给孩子进食刺激性食物,记录出血频率和伴随症状,及时到儿科或消化科就诊明确病因。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