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新生儿头上有个软包怎么办

|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头上有个软包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文同
张文同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新生儿头部软包可能由产道挤压、头皮血肿、颅骨骨膜下出血、先天性囊肿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观察护理、物理治疗、药物干预、手术引流等方式处理。

1、产道挤压

分娩过程中产道压迫可能导致头皮水肿,表现为边界不清的柔软包块。无须特殊处理,保持头部清洁干燥,通常2-3天自行消退。

2、头皮血肿

胎头吸引或产钳助产易导致骨膜下血管破裂形成血肿,触诊有波动感。建议家长避免按压包块,可采用冷敷减轻肿胀,多数需4-8周逐渐吸收。

3、骨膜下出血

可能与维生素K缺乏或凝血障碍有关,表现为逐渐增大的硬质包块。家长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建议注射维生素K或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等药物。

4、先天性囊肿

皮样囊肿或脑膜膨出等先天畸形需通过超声确诊。若伴随呕吐、嗜睡等症状,可能需行囊肿切除术或颅骨修补术等外科治疗。

日常避免揉搓宝宝头部包块,哺乳期母亲注意补充维生素K,发现包块增大或伴随发热、精神差等情况需及时儿科就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儿肠套叠的常见类型

小儿肠套叠常见类型包括回盲型、回结型、小肠型、结肠型,其中回盲型占多数。

1、回盲型

回盲部肠管套入升结肠,约占肠套叠病例的70%-80%,多因回盲部淋巴组织增生或病毒感染导致肠蠕动异常。

2、回结型

末端回肠套入邻近结肠,发生率约15%-20%,常见于婴幼儿肠道发育不完善或饮食结构突然改变时。

3、小肠型

小肠段自身套叠,约占5%-8%,多与先天性肠道畸形、肠息肉或梅克尔憩室等器质性病变相关。

4、结肠型

结肠局部套叠较罕见,发生率不足2%,常见于结肠肿瘤、肠重复畸形等特殊病例。

家长发现孩子出现阵发性哭闹、呕吐、果酱样大便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超声检查可明确套叠类型及位置。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