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老人胆囊炎可通过饮食调节、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胆囊炎通常由胆结石、细菌感染、胆汁淤积、血管病变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节低脂清淡饮食有助于减轻胆囊负担,避免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急性发作期需禁食并静脉补液。
2、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等抗生素控制感染,熊去氧胆酸胶囊促进胆汁排泄,山莨菪碱缓解胆绞痛。
3、内镜治疗对于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胆囊炎,可行ERCP取石术解除梗阻,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4、手术治疗反复发作或出现化脓性胆囊炎时,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严重感染者可能需开腹手术并放置引流管。
老年患者治疗期间需监测生命体征,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预防静脉血栓,长期随访胆汁代谢情况。
急性胃肠炎后频繁饥饿感可通过少量多餐、选择易消化食物、补充电解质、药物缓解等方式改善。该症状通常由胃肠黏膜修复期高代谢需求、胃酸分泌紊乱、消化功能未完全恢复、继发低血糖等原因引起。
1、少量多餐每2-3小时进食一次,单次摄入量不超过200毫升,选择米汤、藕粉等流质食物,避免加重胃肠负担。
2、易消化食物优先选择煮软的馒头、低脂酸奶、蒸蛋羹等低渣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高纤维食物影响黏膜修复。
3、补充电解质口服补液盐或自制糖盐水可纠正脱水状态,改善因电解质紊乱导致的代偿性饥饿感。
4、药物缓解雷尼替丁可抑制胃酸分泌,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黏膜,双歧杆菌调节肠道菌群,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恢复期应保持饮食温度适宜,避免生冷食物刺激,若伴随持续腹痛或呕吐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