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挖耳屎需注意避免损伤耳道,正确方法包括使用温水清洁、避免尖锐物品、控制频率以及必要时就医处理。
1、温水清洁可用温水沾湿棉球轻轻擦拭外耳道,软化耳屎后自然排出,避免用力掏挖导致耳道损伤。
2、禁用尖锐物禁止使用发卡、牙签等尖锐物品挖耳,容易划伤耳道皮肤或刺破鼓膜,引发感染或听力下降。
3、控制频率耳屎具有保护作用,过度清理可能破坏耳道自洁功能,建议每月清洁不超过1-2次。
4、就医处理若出现耳痛、耳闷或听力减退,可能为耳屎栓塞,需由医生使用专业工具取出,避免自行操作。
日常避免频繁掏耳,游泳后可倾斜头部单脚跳动排出进水,耳道瘙痒或异常分泌物增多应及时就诊。
中耳炎可能引起面瘫,主要与炎症扩散、神经压迫、细菌毒素损伤、解剖结构异常等因素有关。
1. 炎症扩散:中耳炎未及时控制时,炎症可能通过骨缝或血管蔓延至面神经管,导致面神经水肿。表现为耳痛加重后突发同侧面部肌肉瘫痪。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控制感染。
2. 神经压迫:中耳积液或化脓性分泌物积聚,可对面神经骨管产生机械压迫。伴随耳闷胀感及听力下降。需行鼓膜穿刺引流,配合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减轻神经水肿。
3. 毒素损伤: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可直接破坏面神经髓鞘。常见于坏死性中耳炎,伴耳道恶臭分泌物。需静脉注射万古霉素等强效抗生素,联合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
4. 解剖变异:先天性面神经骨管缺损者,中耳炎症易直接侵袭神经。此类患者易反复发作面瘫,需手术探查并行面神经减压术。
出现面瘫症状应立即就诊耳鼻喉科,急性期可配合面部肌肉按摩,避免冷风刺激。治疗期间保持耳道干燥,忌用力擤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