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脑梗病人晚期可通过药物治疗、康复训练、营养支持、心理干预和姑息治疗等方式干预。晚期脑梗死通常由大面积脑组织坏死、多发性脑梗死或反复卒中发作导致,临床表现为偏瘫、失语、吞咽困难及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
1、药物治疗
晚期脑梗死患者需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预防血栓形成,配合阿托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针对并发症可使用多奈哌齐片改善认知功能,甲钴胺片营养神经。需注意药物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或肝肾功能异常。
2、康复训练
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站立训练及步态矫正。针对吞咽障碍采用冰刺激、空吞咽等手法训练,言语障碍者需进行发音、构音练习。康复过程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诱发再次卒中。
3、营养支持
存在吞咽困难时建议采用糊状或泥状食物,必要时留置鼻饲管保证营养摄入。饮食需低盐低脂,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蛋清,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E。每日水分摄入保持1500-2000毫升,预防脱水导致的血液黏稠度增高。
4、心理干预
抑郁焦虑情绪常见于晚期患者,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改善心理状态。家属需参与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舍曲林片等抗抑郁药物,但需监测血压及心脏不良反应。
5、姑息治疗
针对终末期患者重点控制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使用盐酸吗啡缓释片缓解痛苦。保持皮肤清洁预防压疮,每2小时翻身拍背。通过音乐疗法、抚触沟通等方式提高生存质量,必要时进行临终关怀。
晚期脑梗死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体位变化。家属应学习翻身拍背、喂食等护理技能,居家环境需移除障碍物防跌倒。出现发热、意识改变等异常情况时需立即就医。维持规律作息与适度活动有助于延缓功能退化。
半边脸面瘫可能由病毒感染、受凉、外伤、脑卒中等原因引起。
1、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可能导致面神经炎,引起半边脸面瘫。患者可能出现面部肌肉无力、嘴角歪斜等症状。治疗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配合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
2、受凉:面部长时间受凉可能导致面神经水肿,引发面瘫。患者常表现为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可通过热敷、按摩缓解症状,必要时使用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
3、外伤:面部外伤可能损伤面神经,导致半边脸面瘫。患者会有外伤史,伴随面部肿胀。需针对外伤进行治疗,严重时需手术修复神经。
4、脑卒中:脑卒中可能压迫或损伤面神经中枢,引起中枢性面瘫。患者多伴有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溶栓或手术治疗,同时使用改善循环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
出现半边脸面瘫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治疗期间注意面部保暖,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