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可能由外感风热邪气、外感风寒邪气、体质偏热、体质偏寒等原因引起。
1. 外感风热邪气春夏季节风热之邪侵袭人体,导致肺卫失宣,出现发热重、咽喉肿痛等症状。治疗以辛凉解表为主,可选用银翘散、桑菊饮等方剂。
2. 外感风寒邪气秋冬季节风寒之邪侵袭肌表,导致腠理闭塞,表现为恶寒重、流清涕等症状。治疗宜辛温解表,常用荆防败毒散、麻黄汤等方剂。
3. 体质偏热素体阳盛或阴虚火旺者易感风热,常伴口干舌燥、小便黄赤等内热表现。治疗需兼顾清热养阴,可配合使用板蓝根颗粒、双黄连口服液。
4. 体质偏寒阳虚体质者易感风寒,多见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等虚寒症状。治疗应温阳解表,可选用桂枝汤、小青龙汤等方剂。
感冒期间建议多饮温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充足休息,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
6岁孩子高烧39.5度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补液护理、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高热通常由感染性因素、脱水、免疫反应、中暑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建议家长用温水擦拭孩子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擦浴或冰敷。保持室温适宜,减少衣物覆盖。
2、药物退热:家长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小儿退热栓。高热可能伴随寒战、嗜睡,需观察精神状态变化。
3、补液护理:建议家长少量多次喂服口服补液盐、淡盐水或稀释果汁,预防脱水。记录排尿次数及尿量。
4、就医评估:若高热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抽搐、皮疹,家长需立即带孩子就诊。可能与流感、肺炎链球菌感染等疾病有关。
发热期间可适量食用小米粥、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油腻饮食。密切监测体温变化,每4小时复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