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不动杆菌肺炎的高发人群主要有长期住院患者、使用呼吸机或侵入性医疗器械者、免疫力低下人群以及慢性基础疾病患者。
1、长期住院患者:住院时间超过一周的患者因环境暴露和交叉感染风险增加,易感染不动杆菌。需加强病房消毒隔离措施。
2、器械使用人群:气管插管或留置导尿管等侵入性操作会破坏黏膜屏障,增加细菌定植概率。应严格无菌操作并尽早拔除器械。
3、免疫力低下者:肿瘤化疗、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人群防御功能受损。建议定期监测感染指标并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4、慢性病患者:慢阻肺、糖尿病等患者呼吸道清除能力下降,糖代谢异常利于细菌繁殖。需控制原发病并警惕肺部感染征象。
高风险人群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痰培养检查,确诊后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
婴儿呼吸时有呼哧音可能与鼻腔分泌物阻塞、喉软骨软化、呼吸道感染、先天性喉喘鸣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观察婴儿精神状态,若伴随呼吸困难或发热需立即就医。
1. 鼻腔分泌物阻塞婴儿鼻道狭窄,奶渍或分泌物干燥后易堵塞鼻腔,导致呼吸杂音。家长可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分泌物后,用吸鼻器轻柔清理。
2. 喉软骨软化喉部软骨发育不成熟导致吸气时塌陷,表现为间歇性呼哧音,多在哭闹时明显。多数患儿6-12个月自愈,家长需保持喂养体位倾斜。
3. 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或毛细支气管炎可能引发黏膜水肿,伴随咳嗽、发热。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雾化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干扰素α喷雾剂。
4. 先天性喉喘鸣喉部结构异常导致持续性喘鸣音,严重时出现三凹征。需耳鼻喉科评估,必要时行喉镜检查和喉成形术。
日常注意保持室内湿度,避免接触二手烟,喂养后竖抱拍嗝。若呼吸频率超过每分钟60次或口唇青紫,须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