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宝宝一到睡觉就咳嗽可能由室内干燥、过敏原刺激、上呼吸道感染、胃食管反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环境、抗过敏治疗、抗感染治疗、抑酸治疗等方式缓解。
1、室内干燥:卧室空气干燥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建议家长使用加湿器保持湿度在50%左右,睡前用温水清洁宝宝鼻腔。
2、过敏原刺激:尘螨或宠物皮屑可能导致过敏性咳嗽,家长需每周更换床品并用60度热水清洗,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或孟鲁司特钠颗粒。
3、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常引发夜间咳嗽加重,可能与鼻后滴漏刺激有关,表现为痰鸣音或清嗓动作,可遵医嘱使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或氨溴特罗口服溶液。
4、胃食管反流:平躺时胃酸反流刺激咽喉,通常伴随进食后哭闹,建议家长抬高床头30度,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混悬液或奥美拉唑颗粒。
持续咳嗽超过两周或出现发热、喘息时,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到儿科或呼吸科就诊,避免擅自使用镇咳药物。
宝宝反复发烧三天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补液护理、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反复发热通常由感染性因素、免疫反应、环境温度异常、脱水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建议家长用温水擦拭宝宝颈部、腋窝等部位,避免酒精或冰水刺激。保持室内通风,减少衣物包裹,体温超过38.5℃时需配合其他措施。
2、药物退热:家长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小儿退热栓等药物。注意记录用药时间,避免重复给药,药物需根据体重精确计算剂量。
3、补液护理:家长需少量多次喂食母乳或口服补液盐,观察排尿量和口腔湿润度。发热期间可适当增加饮水量,避免饮用含糖饮料。
4、就医检查:若伴随皮疹、抽搐、精神萎靡等症状,家长应立即带宝宝就诊。需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测排除肺炎、尿路感染、幼儿急疹等疾病。
保持宝宝饮食清淡,发热期间暂停添加新辅食,每4小时监测一次体温并记录变化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