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2次阅读
7月宝宝发烧出疹子可通过物理降温、保持皮肤清洁、补充水分、观察症状等方式护理。通常由幼儿急疹、过敏反应、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建议家长用温水擦拭宝宝腋下、颈部等部位,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敷。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
2、皮肤清洁:家长需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疹子部位,避免摩擦或使用刺激性洗剂。可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
3、补充水分:建议家长少量多次喂食母乳或温水,防止脱水。若伴随腹泻可口服补液盐散。
4、观察症状:家长需记录发热时长、疹子形态变化,出现持续高热、嗜睡等症状应立即就医。病毒感染引起时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
护理期间避免宝宝抓挠皮疹,保持室内通风,若72小时内症状未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诊。
宝宝持续发烧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接种反应、中暑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补液护理、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
1、病毒感染常见呼吸道或肠道病毒感染导致,体温波动在38-39.5℃,建议家长保持室内通风,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布洛芬滴剂、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药物,配合温水擦浴物理降温。
2、细菌感染可能伴随扁桃体化脓或尿路感染,需就医查血常规,家长需按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疗。
3、免疫接种反应疫苗接种后48小时内可能出现低热,家长需多喂温水,监测体温变化,若超过38.5℃可临时使用退热栓,避免包裹过厚衣物。
4、中暑高温环境下出现面色潮红、嗜睡等症状,家长需立即移至阴凉处,用凉毛巾敷额头,补充口服补液盐,严重时需静脉补液治疗。
持续发热超过72小时或出现抽搐、皮疹等情况须及时儿科就诊,发热期间保持清淡饮食,适量增加梨汁、米汤等流质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