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3次阅读
三氯乙烯中毒后需立即就医,解毒措施主要包括脱离毒源、氧疗、药物干预及血液净化等。中毒程度较轻时可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等药物辅助解毒;重度中毒需结合血液灌流或血液透析清除毒素。患者及家属不可自行处理,必须由专业医疗团队评估后实施救治。
一、脱离毒源
迅速转移至空气新鲜环境,脱去污染衣物并用肥皂水清洗皮肤。若为吸入性中毒,需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继续接触含三氯乙烯的环境。工业接触者应佩戴防毒面具等防护装备,家庭使用含该成分的清洁剂时需确保通风良好。
二、氧疗支持
中重度中毒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需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高浓度氧气。出现肺水肿时可考虑无创通气,严重者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氧疗能改善组织缺氧状态,减轻三氯乙烯代谢产物对心脏和神经系统的损害。
三、药物干预
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可中和三氯乙烯代谢产生的毒性自由基,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能增强肝脏解毒功能。出现心律失常时可使用利多卡因注射液,抽搐发作需静脉注射地西泮注射液。所有药物均需在监护下由医生调整用量。
四、血液净化
血液灌流能直接吸附血液中的三氯乙烯分子,血液透析适用于合并肾功能衰竭者。血浆置换对清除蛋白结合态毒素效果显著。这些侵入性操作需在重症监护室进行,同时监测电解质平衡和凝血功能。
五、对症处理
肝损伤患者需静脉输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心肌损害时使用磷酸肌酸钠注射液营养心肌。呕吐严重者给予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止吐,脑水肿需甘露醇注射液脱水降颅压。治疗期间定期检测肝功能、心肌酶谱等指标。
中毒后恢复期应避免高脂饮食以减轻肝脏负担,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帮助抗氧化。接触三氯乙烯的职业人群需每年进行肝肾功检查,家庭使用含该成分的脱漆剂、干洗剂时须佩戴橡胶手套。出现头晕、恶心等可疑症状时立即离开污染环境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