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意识障碍、惊厥发作、呼吸节律异常等。该病是由于围产期缺氧导致脑组织损伤引起的临床综合征,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采取分级干预。
1、肌张力异常
患儿可表现为肌张力增高或降低,严重者出现角弓反张或全身松软。这与缺氧导致基底节区及大脑皮层神经元损伤有关,可能伴随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原始反射异常。需通过神经行为评估结合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轻度病例可通过康复训练改善,中重度需联合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或胞磷胆碱钠注射液等神经营养药物。
2、原始反射减弱
吸吮反射、觅食反射等生存相关反射明显减弱或消失,提示脑干功能受损。此类患儿常合并喂养困难,需通过鼻饲维持营养。临床检查时会发现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可能与缺氧缺血性脑病分度中的中度表现相关,需使用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促进神经修复。
3、意识障碍
从嗜睡、昏睡到昏迷不等,反映大脑皮层及网状激活系统受累程度。重度患儿可出现周期性呼吸暂停,需紧急气管插管维持通气。头颅MRI显示基底节区或丘脑旁白质异常信号时,提示预后不良,可考虑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改善神经结局。
4、惊厥发作
多发生在生后24小时内,表现为局灶性或全身性阵挛,与缺氧后神经元异常放电相关。脑电图可见爆发抑制模式或低电压活动,急性期需苯巴比妥注射液控制发作,顽固性惊厥可加用左乙拉西坦注射液。发作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者易遗留癫痫后遗症。
5、呼吸节律异常
呈现周期性呼吸、呼吸暂停或喘式呼吸,与延髓中枢调控失常有关。常合并心动过缓和血氧饱和度波动,需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支持。当合并肺动脉高压时,可能出现青紫发作,此时需监测血气分析,必要时使用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刺激呼吸中枢。
对于存在上述临床表现的新生儿,应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及脑功能,维持正常体温和血糖水平,避免声光刺激。母乳喂养时需评估吸吮协调性,必要时采用微量喂养。出院后需定期进行Gesell发育量表和脑瘫筛查,中重度患儿建议在生后6个月内开始早期干预训练,包括水疗、音乐刺激等多元感官刺激方案。家长需观察患儿眼神追踪、抬头等里程碑发育指标,发现异常及时转诊至儿童神经康复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