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1次阅读
宝宝持续发烧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中耳炎、尿路感染等原因有关,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抗感染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
1. 病毒感染家长需保持宝宝多饮水,用温水擦拭腋窝等部位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小儿退热栓等药物。
2. 细菌感染家长需观察是否伴随咳嗽脓痰等症状,可能与肺炎链球菌感染有关,通常需血常规检查后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抗生素。
3. 中耳炎家长需检查宝宝是否频繁抓耳哭闹,可能与感冒后细菌感染有关,表现为耳道流脓,需耳鼻喉科检查后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苯酚甘油滴耳液等局部用药。
4. 尿路感染家长需注意排尿时哭闹或尿液浑浊,可能与大肠杆菌感染有关,需尿常规检查后使用头孢呋辛酯颗粒、呋喃妥因肠溶片等药物,并保持会阴清洁。
建议家长记录发热时间及伴随症状,避免过度包裹衣物,体温反复超过3天或出现精神萎靡需及时儿科就诊。
3岁儿童发烧伴随腹泻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可能引起发热伴腹泻,表现为水样便。家长需注意补液防脱水,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益生菌。
2、细菌感染:沙门氏菌等肠道感染可能导致黏液脓血便。需医生判断后使用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等抗生素,配合补锌制剂辅助治疗。
3、饮食不当:生冷食物或过敏原刺激胃肠黏膜。家长需暂停辅食,给予米汤等流食,避免乳糖不耐受加重腹泻。
4、药物影响:退烧药或抗生素可能引发肠道菌群紊乱。家长需记录用药反应,医生可能调整用药方案或添加布拉氏酵母菌。
建议家长监测体温和排便情况,保持臀部清洁,就医前可采集新鲜大便样本便于检测。